第二十章 勇气(上)(2 / 4)
军的交趾将领现在派出督战队,也不可能再组织起一波像样的进攻。
野战一营的参谋长疑惑地望着他的上司:“交趾人才损失一百人啊!?他们还有进攻的能力!”
陆贾抿起地薄唇带起一丝冷笑:“但他们没有再次进攻的勇气……冲锋需要勇气!也只需要勇气!”
冲锋只需要勇气!
这是赵瑜送给他麾下四个野战营的格言,而三千东海步兵也是以这句话为守则进行训练。在持之以恒的训导下,一支东海军的十人小队,就敢于挺起长枪冲入土著村寨,用毫无怜悯的血腥和杀戮摧毁其军士气,瞬间压服数十倍土著士兵。这样的战例。在东海军扫荡台湾西岸平原土著村落的过程中,屡见不鲜。
赵瑜不断向他的士兵们灌输这样的一个理念:利刃、强弩、重甲、巨炮,这些都只是作战用地工具,真正决定最终胜负地,还是胸中那一点胆气。所以东海军的野战兵们,在心中评判战斗是否已经取得胜利时。都是在看对手到底还有没有继续作战地士气。
显而易见,对面的交趾兵已经在箭雨中失去了所有的勇气,虽然他们的伤亡不到一成,但因此而损失的战力,却不是用人数可以计算,低落的士气让他们的威胁性,直接降低了数个等级。在陆贾眼里,这就代表了胜利。
赵大才却轻轻摇头,动作间蕴含着深深的不以为然——匹夫之勇,岂可与庙算相比。在东海参谋室。所有的参谋们都从赵瑜那里听到了另一种说法:‘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战前的准备是否充分,才是决定胜利与否的关键。
没有平日里不断搜集整理的情报、舆图,没有为了应对各种突发状况而编订的作战计划,没有精良完善的军械生产,没有组织有序的后勤转运,没有开战前多次进行的沙盘推演,没有临战时下发的指导方略,要想获得胜利,在东海军的参谋官眼里,完全不可想象。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因为它们面对的对象有所区别。士兵们直面敌军,支撑他们战斗下去的是无所畏惧的战意。而参谋们负责的却是战前的策划,为将临的战事做好周全的准备,是他们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不同,决定了指导方针的不同。不过这两种不同方针所代表的现实意义,却不是刚刚从参谋室调来的赵大才可以理解。
不过交趾的殿前指挥阮福阮将军却对此深有体会。四十年前,当他在邕州城下,面对宋人在城头上射下的如麻箭雨,依然能踩着堆在城墙下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