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余波(下)(2 / 4)
陈正汇身子又是一颤,却仍沉默不言。他父子二人都是蔡京的死对头,其父陈瓘,号了斋,在朝中任谏官时,多次弹劾蔡京朋比为奸,结党营私,因此被贬官出京。而陈正汇则更进一步,不知从哪儿听到传言,说蔡京有不利太子的图谋,便去杭州告发,最后却连累了其父被编管通州,自己则落到流放通州海岛牢城的下场。
回想起来,这事其实甚为诡谲,莫名其妙的谣言为何会传到自己的耳朵里,而蔡京的反击为何如此之快,怎么看都像是桩阴谋。因此连累老父亲友,也是他心中最大的痛楚。
赵瑜道:“尊翁和先生当年直指奸相,确是令人称快。不过先生父子一片忠心却换不得天子回顾,因此而得罪,也是实在令人惋惜。先生先在海岛,又至昌国,现下却在衢山岛上,算得上是颠沛流离。而尊翁了斋先生,若不是命好,早两年却就被奸相遣人害死了。”
陈正汇又一下跳起,叫道:“什么?!”
赵瑜却越发的心平气和,继续道:“了斋先生虽然侥幸未死,但毕竟不得安宁。奸相奏请官家下旨,把尊翁从通州再贬至台州羁管,两地远隔千里,官家安排了军卒押解,却不许尊翁在途中稍稍停留。且了斋先生就算到了台州也一样不得安生,羁管之法,先生想必也知道,必须十日一移居。因官家有旨,奸相淫威,了斋先生在台州无房可租,只能寄寓寺庙。但每过十日,就会被逼着换一个住处,日夜不得安宁!了斋先生已是年近花甲,却遭此磨难……”他摇摇头,“令人痛心啊!”
陈正汇听得泪流满面,扯着头发哭喊着:“孩儿不孝!孩儿不孝啊!”他转身就往楼下走,连声道:“我要去台州,我要去台州!”
赵瑜没有拦他,只在他身后悠悠道:“先生已经连累过尊翁一次,难道还想再连累第二次吗?”
陈正汇停住了,他回过身来,两眼定定地看着赵瑜。
“先生可是从海岛牢城被掳来的,在官中的罪犯名簿上,已是报了亡故。先生在沙县老家的衣冠冢上,茅草怕是都长得老高。这种情况下,先生你还能回去吗?就算回去,先生又如何向人解释这几年的境遇?就算先生找个借口,掩去了在我这岛上住了数年的事实,但逃狱又是什么罪名?先生你说,蔡太师会放过吗?而官家对尊翁也是厌弃已久,先生你想想,天子会饶过吗?”
赵瑜句句诛心之言,刺得陈正汇脸色发青。他失魂落魄的走回座位,坐下抱头不语。他当然知道赵瑜说的是事实,若非有此担心,他早就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