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球赛(2 / 3)
队用担架把受伤的球员抬了下去,又换上了一个替补球员后,才重新吹笛开赛。看到这一幕,西面看台上一片欢呼,东侧则大骂出声,两队的支持者互相瞪视,如不是隔着远,定会动起手来。
岛外的客商们看得目瞪口呆。他们在衢山以外,从没见识过如此激烈的球赛。宋时的蹴鞠运动,要么是两队隔着中央竖起的球框,各自射门,数多为胜,如同射箭,比试准头;要么就是杂耍式的白打,没有球门,仅是踢出花样,比的是哪个踢得更高,更巧,控制球不使球着地的时间更长,对抗性并不强。像衢山这样,如同军阵厮杀般激烈的蹴鞠比赛,自汉代之后,已经少有人见了。也只有在汉代,《蹴鞠二十五篇》之类的运动书籍,才会被归入兵书一类。
看着这样令人热血沸腾的比赛,客商们也不禁慢慢沉醉其中,像周围的人们一样,挥着拳头,为自己看好的球队叫好助威。看台上,人人如痴如狂……当然,赵瑜除外。
北侧高台上,赵瑜打了个哈欠,笑道:“还真是闹腾啊!都十几天了,还这么有精神……”
没人搭话。赵瑜看看左右,赵文目不转睛,赵武聚精会神,就连蔡婧、陈绣娘也捏紧了拳头,盯着场上的一举一动,时不时轻声惊呼。竟没一个察觉赵瑜方才有说话。
赵瑜有些尴尬的干笑两声。当初他在军中推广新式蹴鞠比赛的时候,可从没想过会有今天这个场面。衢山蹴鞠的规则,简单,粗暴,不忌血腥,没有什么红黄牌,本就是训练士兵的手段。蹴鞠比赛,一队十人,正合兵制,队正在球场上指挥部下,相互配合,与战场上没有区别。而比赛的胜负与否,也跟球队内部的训练、默契以及队正的战术指挥水平息息相关。
衢山军中,每隔数日,各都下属的小队间,都会进行比赛,一方面作为训练之余的娱乐活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发掘人才。但凡能多次获胜的队伍,都是被关注的目标,尤其是他们的队正,几乎都能成为重点培养的对象。这也是赵瑜推广蹴鞠运动的用心所在。
不过,现在蹴鞠在岛上的发展已经偏离了赵瑜的本意,对于已经成为休闲活动的足球比赛,他可没有兴趣。在他前世,看着两支球队辛辛苦苦踢了九十分钟,比分却是零比零,一点意思都没有,所以他在新规则中,剔掉了守门员的存在,只希望比赛能多进几球,但是现在看起来,还是一样没趣。
呿!赵瑜低头翻书。他前面去请陈先生,不过却能没请到,只拿到了一本刚被校点整理过的《论语》。横排版,有标点,加注释,生僻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