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未雨(上)(3 / 4)
位父老从何听来?”
见赵瑜好像有些怒气,几人一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结结巴巴地道:“那个……传言,是传言!”
“传言嘛?”赵瑜收起脸上的怒色,摇头叹道:“想不到传得这么快。不瞒诸位父老,这事却是真的。现在我良乡船行生意遍及南北,海内海外也都有往来,人手的确捉襟见肘。算一算,至少缺六百人。”
六百人!几名村长现在又是一喜,心情随着赵瑜的话一上一下,追问道:“那可定下要从何处招人?!”
赵瑜举碗喝了一口,貌似闲暇,随口道:“杭州、明州的几个分号都贴出招工告示了,不过要招到那么多人,怕是要两三个月功夫。”
村长们一听,急了,七嘴八舌抢话道:“这岱山岛上壮丁多得是,大当家何必去杭州招人?”
赵瑜瞪大眼睛,好像吃了一惊:“岱山?”
众人道:“正是我们岱山。虽然岛上户口不多,但五六百个精壮汉子还是出得了的。”
赵瑜摇头,见村长们一脸失望,便笑道:“不瞒诸位,其实赵瑜这次来也是想招些人的。不过不是为船行,而是为义学。”
“义学?”
赵瑜点头道:“正是义学。自衢山岛建起了义学,这两年也出了不少人才。我想罢,既然是义学,也不能光顾着自家。衢山的孩子都念书了,岱山毕竟也是乡亲,能照顾自然也要照顾。本想这次来从岱山招些聪明肯学的孩子去念书,虽不指望能做个进士,但肚子里有些墨水,日后出外做工行商也方便些,若是学得好,我良乡船行自己也会留人。”
“那感情好!”“我家小子平常总是追鸡撵狗,不上正道,能识几个字,学点礼法当然最好……”几个村长又是一阵嘈杂,却是喜出望外。乱了一阵后,一个村长又问道:“那招工的事呢?”
赵瑜苦笑:“不是我不愿。但若是把岱山各家各户的精壮劳力都招走了,那种田收粮怎么办?总不能喝西北风罢?”
村长满不在乎:“一家四五口人,少了一个没啥大碍!”
赵瑜道:“但岱山不过才八百户,六百人还是多了点!”
“……那大当家觉得招多少人合适?”
赵瑜略作沉吟,一口道:“最多三百。”
几个村长互相对视,点了点头,“三百就三百!”
“那就三百吧!”赵瑜点头,他想了想,又道:“不过我想,家中人口再多,突然少了这些壮劳力,怕还是会苦了各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