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逆转(3 / 11)
万历天子似乎觉得福建巡抚说得很有道理,所以最后只是派人持国书往马尼拉问罪,并说他派人去马尼拉搜索银矿只是闲得无聊,绝无丝毫恶意在内。西班牙人似乎也认可了万历的解释,也对此事道歉了,不过双方的隔阂也就此出现了。
几年前大明同荷兰在澎湖又进行了一场长期的战争,明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荷兰人赶出了澎湖列岛。现在的荷兰人对福建大明水师也极其不友好,因此就算西班牙人肯卖大木头,荷兰人也未必肯让它们过境。
这个问题还是范乐由和德斯蒙给黄石做的介绍,不过范乐由这个家伙倒是很滑头,他说他现在已经是大明的军官了,那他就一定会为大明考虑。那个德斯蒙也正在考虑加入大明军户,他的看法基本和范乐由相同,作为雇佣人员时,他们绝不会和自己的祖国作战;但一旦成为大明军官,那大明就是他的祖国了。
这两个家伙都是荷兰流浪汉,到了中国以后一下子成为了暴发户,黄石倒是相信他们的忠诚,不过日后万一爆发战争,肯定还是要让他们到后面呆着去。黄石决定立刻向宽甸派出一队信使,这队信使中会包括三个工兵和几个造船匠:“看来是要和陈继盛商量木材问题了。”
陈继盛是肯定没有足够的人力天天从长白山上搬运大木头的,所以黄石首先想到的就是利用河流,反正宽甸后面就是鸭绿江,只要陈继盛把树砍倒了往江里一扔,毛文龙在出海口把它们拦住就可以装船运来福建了。
当然,这一切要等天气变暖,鸭绿江解冻以后才可以做。黄石在信使的队伍里派出几个工兵,也是为了帮陈继盛研究地形和水流。陈继盛在宽甸已经穷得够呛了,黄石相信砍大树卖钱这个主意一定会让陈副将很感兴趣,他那里树多的就和阿拉伯人手里的沙子一样。
至于黄石派去的那几个造船匠,自然也会和工兵一起长留在宽甸,黄石打算让他们负责指点陈继盛该砍什么样的树。作为一个现代人,黄石还是对滥砍滥伐有些抵触情绪的,他担心如果他不派人去的话,陈继盛会发了疯一样地砍倒每一颗被他看见了的树。
“还需要再找个船舶设计师,只好再给耶稣会去信了。”
黄石是一个彻底的实用主义者,虽然他并不敢说中国的广式帆船就一定没有发展前途,但在他的历史上西方的远洋海船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所以黄石也不多想,就决定走西方大型战舰的道路。而他的高参范乐由、邓肯等人都是西方人,所以他们自然坚决拥护黄石的这个决定。
制造海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