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义利(2 / 11)
突然放声大笑起来,啧啧称赞道:“李兄弟真是好手段。”
黄石笑了一会儿后就咳嗽了起来,他挥手打断了李云睿的请罪,把赵引弓的来信递给后者自己去看:“赵通判的妹妹已经回到赵家了,神不知、鬼不觉,幸好你走的晚,赶快去下聘吧,不然就遮掩不过去了。”
说着黄石又掏出一口袋银子,抛到了李云睿手里:“既然弟妹有了身子,就别心疼钱了,雇辆大车,再多雇个老妈子,从陆路走吧。”
“谢大帅。”
天启六年九月二十六日,黄石踏上了去往福建的海路,他手下几营嫡系官兵大多都自愿跟随,长生岛的军户也踊跃报名,争先要求跟黄石一同前往。最后黄石出钱,所有孕妇和带着幼儿的母亲都统一雇车走陆路下江南。
相对黄海、东海来说,渤海平静的就如同一个澡盆,幸好长生岛有着不少经验丰富的水手,他们都是这些年来黑岛一夫训练出来的,这次航行虽然也会贴着海岸线行进,但出于安全考虑,黄石还是从黑岛舰队那里抽调了一批水手回来。
呜咽的号角响起,大批前东江镇军户的诞生地正缓缓离他们远去,这些官兵唯有向着他们生活、战斗过的地方行注目礼。长生岛上的军户虽然都是从千里外逃难而来的,但长生岛至少还是属于辽东大地,而这次长途漂泊就不知道要到什么地方去了,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
黄石也站在船甲板上向北眺望,长生岛渐渐在他的视野中变成了一个黑点。
“大帅,我们还能回来么?”
一个士兵突然在黄石背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他的问话声引起了一片唏嘘之声。当黄石说要南下时,长生岛的官兵都出于对黄石、还有这个集体的信任而踊跃报名,可是当他们真正面对这一刻时,一大批官兵还是忍不住黯然泪下。
“也许会,也许不会。”黄石皱着眉头,心里的感情也很复杂。他既希望辽事从此平息,大明朝廷不再征召他返回辽东,但心里又有一个声音在嘲笑这种痴心妄想,那个声音催促着他加快步伐,去平定奢安之乱,然后尽快做好再次北上收拾烂摊子的准备。
“跟随大帅这么多年,小人一直在梦中遇见儿时的伙伴,总希望将来有一天活着回到故土,能看到他们也都幸免于难。”那个士兵声音有些发颤,微微张开的嘴唇也在抖动:“不过小人也知道这多半是痴心妄想。”
“故乡的老人总说,人要落叶归根。”左侧的军官用一声感慨接上了这句话。六年前他跟随逃难的人流从辽中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