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转折(3 / 6)
些人纷纷要毛承斗跟着他们去共富贵,可毛承斗毫不犹豫地说道:“恐有违故将军(平辽荡虏)之志。”史载毛承斗就此不知所踪。
黄石向毛府递上名帖后,很快就中门大开,毛承斗如同往常一样亲自出来迎接黄石。
“少帅安好。”
“黄将军安好。”
每次见到文弱书生一般的毛承斗,黄石都暗自叹息这样的人怎么能成为合格的边将,他想到自己如果娶妻生子后,如果后金到时还没有被消灭,自己的正妻、嫡子也要住在京师,那么下任的辽东都指挥使可能就会在完全没有见过战争的情况下接任。
才跨进毛承斗家的大门槛,黄石就看见还有一个人站在那里等着自己,那个人年纪也就二十七、八上下,与黄石相仿佛,一身的青衣儒巾,见了黄石就是拱手一礼:“黄将军。”
黄石连忙回了一礼,他见眼前的人自有一番雍容风度,就知道对方多半也是世家子弟,加上这种青衣穿戴后,黄石估计来人是官宦人家里还没有考上功名的孩子。正因为家里有人做官,所以才需要谨守礼节,这种子弟不敢像一般百姓那样穿的花花绿绿,免得被言官弹劾他家里人教子不严。到了明末,黄石见到的所有重视服饰等级的人,统统都是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和官员子弟,这个时代的百姓和商人倒是百无禁忌。
黄石回礼的时候恭敬地问了一声:“阁下贵姓?上下如何?”虽然对方还是个白身,但他家里既然可能有人做官,那黄石就不敢不谨慎了。
“鄙姓孙,贱名之洁。”那青年语气和神色都客气得很。
“孙公子。”黄石礼节性地称呼了一声,他一时还不知道对方是何方神圣。
孙之洁似乎看出了黄石的疑惑,他脸上闪过自豪的神情,语气仍是方才那种淡淡的声调:“家祖父曾在鄙人面前提起过黄将军,”孙之洁又顿了一顿:“家祖父乃当朝文渊阁大学士,兵部尚书、辽东经略……”
天启五年九月十四日,耀州
一脸忧色和憔悴的莽古尔泰召集了部将训话,他刚要去打猎就得到大批明军抵达三岔河的消息,现在他看上去一下子似乎又老了十岁,以往的那种活力似乎已经离体而去,莽古尔泰的动作、神色和口气看上去已经完全是一个老人了。
“本贝勒已经让人去盖州搬运妇孺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死守耀州,不然我们正蓝旗的老人、孩子和妇女就都会落入明军手里。”莽古尔泰缓缓地摇了摇头,他估计一旦耀州失守,刘兴祚就会作乱,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