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出兵(4 / 6)
或者只要肯交钱就给你印。
所以这个时代也是中国封建王朝时期书籍刊印得最多的时代,黄石记得,闻香教教主徐鸿儒的经书都是皇家书局刊印的,闻香教的作乱宣传单也是皇家书局印的——就因为徐鸿儒付钱了……
北京的路人穿的衣服也是五颜六色,这一切也是为了税收上的考虑。曾经有言官痛心疾首地谈到大明的百姓穿的比官员还漂亮,更有人开始穿明黄色的衣料了。文臣要皇帝整肃朝纲,不许百姓僭越,一开始万历也曾犹豫过,但收绢税和花布税的太监问他:“如果不许小民穿绫罗绸缎,那万岁爷找谁收税去呢?”
最后就是万历天子再次倒在了银弹攻势下,顶住了文官的齐声痛骂,把大明祖制给修改了,废除了所有关于车马、衣服和轿子的限制。
“黄将军,前面就是皇城了,请止步,”请来的北京向导打断了黄石的思绪,他指了指远处的紫禁城:“黄将军可以再稍微靠近看看,但不要太近了,看完我们就去驿馆住下,等待圣旨召见吧。”
黄石向前又稍微走了一段距离,现在他的位置大约是在前世毛主席纪念堂那里,紫禁城的南门已经遥遥可见。黄石极力张目看去,但因为离得太远也看不清城楼上面的匾额,更不要说写在上面的字。
那个向导见黄石看得用心,忍不住凑近了问道:“黄将军在看什么呢?”
“城门上面是不是有个匾额,”黄石飞快地遥指了一下紫禁城南门,发觉自己的声音都因为激动而变得哆嗦起来:“匾额上是不是写着‘大明门’啊?”
向导含笑点头:“黄将军说得不错,将军以前可曾来过京师?”
“没有。”黄石头也不回地否认了。他看到天津港外遮天蔽日的海船船队;看到天津城内和来北京一路上的各国商人;看见北京一片片的书店和书局;也看到花团锦簇的北京居民。虽然黄石看不到南门的匾额,但一想到上面的“大明门”三个字,想到中国已经放开海禁、路禁、书禁和服饰等级制度,黄石就感到自己以往做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
“大明门啊,大明门。”黄石觉得自己的眼眶都开始湿润了,过去多年的辛苦在这一刻好像已经得到了回报,他喃喃对自己轻声说道:“明天,最迟不超过后天,我就会被召见吧?我一定要好好看看那牌匾,那正象征我舍命保卫的华夏文明,是我祖先的荣耀和后代的福祉。”
……
天启五年九月十日,山海关,大明辽东都司府
马世龙在桌面上摊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