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战备(3 / 5)
但他们委托的商人试探了几次以后,都发现山东兵备道软硬不吃,说什么也不同意用东江镇左协的银子兑换他们手里的军票。山东兵备道的官员们早有默契,每给长生岛运一万两银子他们就可以向库房里报五千耗羡的账,这钱那些商人是无论如何也出不起的。再说黄石还但应每年拿出两成的银子买南京的破烂铜钱,那批铜钱在外面一文不值,二十吊换一两银子都没有人接茬,可是黄石就是肯用一两换五吊钱,这也是好大的一笔买卖啊,南京的不少人都指望着它呢。
这些地方官当然不知道黄石把破烂铜钱都运去日本了(长州藩出销售渠道,长生岛出货,两家也会分赃提成,黄石一向不吃独食),他们只知道承了黄石不小的人情,也从中渔利甚多,所以就把那些商人统统赶走了,有几个官员还六亲不认地让某些商人老朋友吃了板子。
那些碰了一鼻子灰的商人虽然想不通地方官为什么有钱不赚,但也只好回头来告诉章明河他们情况。在这种形势下李乘风他们就打算伪造些军票,蒙着一个商人是一个。
等黄石锻造的银币和铜币被当作军票发下来后,李乘风他们立刻发现根本没有伪造的可能,被说那些银币了,就是铜币他们也找不出来,铸造的铜钱和锻造的铜币除了瞎子谁都能一眼认出来。而且那些商人看到这种军票后也变得热情起来,黄石的银币成色比一般的民银也就是略差,可是一枚银币或铜币的价值清清楚楚,远比他们平时使用的银锭要清楚得多,也方便得多。
这些商人走南闯北,更是一眼就看出这种银币和铜币很难伪造,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黄石肯不肯认账。一开始有几个山东的商人去长生岛兑换银币,杨致远二话不说地就给他们换成了足额的官银,其他翘首盼望的同行见黄石的信用似乎还可以,就决定先用着这个东西作生意,大部分和东江左协作买卖的商人也都认可了银币的币面价值。
章明河现在和黄石说的话让后者很开心,章明河他们也发现用银币能比较容易杜绝克扣军饷的问题。当然军官只要彻底不要脸,霸王硬上弓地去喝兵血那还是没有办法,但至少他们不容易用劣质和不足额的银锭糊弄士兵了。每枚银币和铜币上都清清楚楚地写着它们的价值,就是不认字的士兵多看上几回也能明白都是什么意思。
不过在这一片赞许声中,黄石并没有想到章明河他们还是有投机取巧的办法,那就是用刀贴着银币的外圈刮边角料,后来再发饷的时候章明河的亲兵们就会彻夜不眠地刮银币,把每枚银币都刮下来一圈。什么张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