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平阳府(2 / 4)
中。
整个平怕府人口高达二十多万人,加上又驻扎了数万大顺兵马,每天所需要的蔬菜,鱼肉都是一个巨大的数目,可想而知,想抢在第一时间进城的小贩们又有多少。
“退后,退后。”谢大宝大声嚷道,不时啪啪的挥着一根竹条,将挤到自己身边的小贩推开,偶尔还抽上两下,被打的小贩呲牙咧嘴,只能自叹倒霉。
谢大宝不得不如此,否则连自己站岗的地方也会给这些菜贩子挤没,虽然眼下太平无事,只是却不能不防有奸细混进城中,当然,要想在数千名菜贩中找到什么奸细根本不可能,更多是做做样子或者体验一下自己的官威。
谢大宝是大顺军的一名普通军官,他正是土生土长的山西人,跟随闯王到底有八年还是九年,他已经记不清了,他只记得当年山西,河南两省都是大旱,到处是饿浮遍地,闯王从山中出来,义旗一举,山西,河南两省百姓从者如云,眨眼间就聚起了百万兵马,谢大宝正是在当年随同村的二十多名年轻人步行数百里一起加入到闯王麾下。
当时谢大宝和同村二十多人一起加入闯军的原因很简单,不愿意饿死,只是谁也没有想到接下来的局势让人眼花缭乱,短短数年,闯王竟然成了气候,一直打到了北京城,连大明皇帝也在煤山上吊而死,眼看着闯王就要坐稳天下,他们这些当年的贼寇摇身一变,成为官军。
可惜好景不长,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大顺军在一片石大败,血流成河,谢大宝和同村之人也参加了那场战事,当时一起投军的二十多人本来还有十九人,在那一役中,却仅有谢大宝一人逃得了性命。
对于吴三桂,对于鞑子,谢大宝有着刻骨的仇恨,这种仇恨远胜于对官军,不仅是让他死了十八个同村的兄弟,更是因为吴三桂让大家由官军差点又成为流寇。
不过,谢大宝对于现在的生活还是满意的,每天守着城门,吃喝不愁,虽然军饷极少,可是一个月还能捞上三五两银子的外快,比起明军正规军待遇也不逊多让,当然,看门是个肥差,作为跟随闯王的老卒才能担任守门的职责,大部分大顺军除了吃完一张嘴,军饷只有可怜巴巴的五钱银子,勉强养活一家,这五钱银子一月还是因为近三年才有,以前大顺军根本没有军饷之说。
直到快半个时辰后,进城的小贩才稀疏下来,谢大宝也喊得口干舌燥,连忙命令一名部下去端上一碗清水,咕噜,咕嘟的喝了下来。
“泼剌!泼剌!”一阵激烈的马蹄声传进了谢大宝的耳中,谢大宝连忙放下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