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战云(一)(2 / 3)
也正常,至于和清虏交恶,本官看也没什么大不了,以前我大明和同时应付清虏和流寇,可能眼下流寇又何尝不是与清虏交恶,既然皇上定了政策,我等大臣遵守就是。”
众人愕然的望着马士英,一直以来,马士英在众臣的心目中都非常强势,否则也不会挤走史可法,更不会与东林党人斗得旗鼓相当,可眼下马士英却完全一幅谨小慎微的庸臣模样,让众人都差点以为自己的耳朵听错了,刚才的话是首辅大人所说吗。
武昌,宁南侯行辕,左良玉正微闭着眼睛坐在一张椅子上,下首左右两边坐满各个亲信大将,左良玉已经四十多岁,他是山东人,身材高大魁梧,年轻时面目英俊,只是多年的征战使他现在的脸充满了风霜之色。
左良玉出身贫苦,他年幼时即父母双亡,全靠叔叔拉扯长大,从小苦学武艺,尤善弓射,从军后很快脱颖而出,升为军官,又及时投到东林党大佬侯洵帐下,因此升官颇快,在崇祯十三年时,左良玉就被出京主持对流寇全面围剿的兵部尚书杨嗣昌以左良玉有大将之才,兵亦可用为由拜为平贼将军。
不过,正是这个平贼将军却引起了一场风波,杨嗣昌将之授予左良玉后,又向贺人龙许诺可取而代之,恰逢左良玉在玛瑙山大胜张献忠,杨嗣昌只得将许诺贺人龙之事押后,贺人龙自觉受了欺骗,将此事告之左良玉,左良玉从此对杨嗣昌怀恨,故意不听杨嗣昌的调令,致使杨嗣昌十面围剿之计失败,不得不自尽而亡。
杨嗣昌死后,朝庭对于不听调令的左良玉却无可奈何,为了让左良玉继续剿贼,反而下旨安抚,这让左良玉看穿了朝庭的虚实,从此变得跋扈自雄,对于朝庭的命令经常是阳奉阴违,朱仙镇大败后,一向与流寇作战勇敢的左良玉更是趁头趁尾的变得只知保存实力,勇于虏民,怯于大战的军阀。
“父亲,时不可待,机不再来,武昌非久待之地,不如趁机起兵南下,占据一块江南富裕之地。”说话的是左良玉左手边的一名二十多岁青年,他正是左良玉的儿子左梦庚。
左良玉虽然坐稳了武昌,部下号称有八十万人,只是武昌离河南,陕西太近,最近清兵和李自成在陕西和河南连番大战,左良玉忧虑万分,若是流寇胜了还好,若是流寇失败,他不但要面临流寇南下经过武昌的可能,而且更害怕清军追击流寇时顺路也到达武昌,他现在连与流寇交战都不敢,更别说清军了。
如今刘良佐、刘泽清被杀,他们的余部反叛作乱,江南空虚,这不由不让左良玉动心,如果南下,不但可以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