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不靠谱(2 / 4)
之事,但故事却是极好的,在南京买到脱销。问题是,这本小说也没写完,吴士贞大名士一个,估计也将这本书当回事,写写停停。江南的书商就派人在北京守着,一旦有了新稿,就坐快船送回南京印成册子。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的诗词就随着《石头记》的稿子一道流传到南方来了。”
吴节这才恍然大悟性,在这一年的时间内,为了对付嘉靖皇帝,他已经将整本《红楼梦》抄完了,就是结尾实在太操蛋,引得嘉靖很是郁闷了几天,以为吴节是写得烦了。将书里面的人要么写死,要么写出家,故意烂尾。
为此,吴节一口气抄了十几首青词,这才让嘉靖高兴起来。
微笑着看着眼前的一切,黄东很满意自己营造出来的气氛。等大家激动了半天,这才得意地说:“正因为吴士贞是个风流名士,又长于诗词,难免对文采出众的卷子有所偏好。问题是,八股时文有固定的格式,作的时候也要依足了规矩,限制太多,却看不出考生的才华。因此,依我看来,正要分出胜负,还得在试帖诗上面。”
关系到自己的科举成绩,众人都凝神听去。
黄东吞了一口唾沫:“这次家父去拜访吴士贞老大人,言谈甚欢。从吴老大人的话中,隐约能听出这一点意思来。其实,咱们江南的考生寒窗十年,谁不是读书破万卷,说起八股文来,谁不是作得四平八稳,真若要分出个高下,却不是那么容易。不像北方的侉子们,书没念几本,就敢上考场。”
说起北方士子,黄东一脸的不屑。实际上,这时代的江南士子实在是太厉害了,在北方人面前,多有一股自信和傲气。
黄东:“所以,要想投了大宗师的意,那一首试帖诗,却必须得极好才是。别的人都轻视试帖诗,以为不过是个应景之物,格律和格式对就成了。却不想,这一期,大宗师却要在这上面选才。咱们同学一场,别怪我黄东没提醒大家,还请各位多多保密,千万别泄露出去了。”
说完,连连拱手。
众人纷纷站起来:“多谢黄东兄。”
吴节听得哭笑不得,自己什么时候见过黄东的父亲,又说过要在试帖诗上选才的话?
这个黄东,还真是骗死人不脸红,说得有模有样,一般人还真要被他给骗了。
他之所以睁着眼睛说瞎话,估计是有心在同学们面前炫耀他同考官的特殊关系,获取别人羡慕嫉妒恨的目光吧。
从这一点来说,这人当真是俗气得紧。
黄东又笑道:“既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