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卖题(2 / 4)
是个裱糊匠,务必将朝局维持下去。太偏激太阴骘的人,也不适合干这个。
每年夏、冬两季,各省督抚都有冰敬、炭敬奉上,你收还是不收?不收,就是拿总督和巡抚们当外人看,如今的大明朝官场,党同伐异,一不小心就会被人误会,以后中央但凡有事,也别指望封疆大吏们配合。
一般来说,这冰敬、炭敬都有规矩的,一般都会在三千两这个数字上下浮动。太少,那是不恭,太多,就有贿赂的嫌疑。
因此,大明朝好几十个省份,冬、夏两季,内阁的阁员们就算再清廉,也有十多万两入项。
再说,高拱也不是那种不通世事的迂夫子,做了这一阵自阁臣,到积了不少身家。
平日里吃穿用度,手笔颇大。
就算是他手下的幕僚随手赏人小费,一出手也是一两左右。
这前,足够一个穷苦人家吃半年的了。
看到高拱的随从出手如此阔绰,那相士见他又言谈清雅,以为他是一来京城赴考的举人,立即动了心,就凑过去,一脸诡异地问他是不是来参加会试的要不要买关节。
又说他得京城一个贵人的提携,拿到了今科会试的考题,如果老爷有意,愿将这场大富贵双手奉送。
幕僚顿时大怒,就要赶人。
这种骗子他可是见得多了,每到考试期间,满大街都是。不是卖考题的就是卖作弊工具的,当年,也有衙门抓过几次。可没当抓到人,一问,才知道是骗子。
这些家伙在卖这种所谓的关节时,要价也不狠,多是十两二十两,骗到手之后立即人间蒸发。而考生在知道受骗之后,也不至于因为无法承而急眼拼命。
这种事情见得多了,考生们也不当真,但还是有不少从边远省份进京的考场新丁中招。
见幕僚发怒,那相士正要走。可就在这个时候,高拱鬼使神差地问他要多少钱,又通了什么关节。
高拱之所以这么问,纯粹是抱着了解地方舆情的心思。做内阁日久,感觉同市井生活有些脱节了。
却不想那相士却报出了一个天价,说要五千两。
这个价钱在明朝可是相当的震撼,相当与后世的五百万到一千万之间,足够在京城买一套大宅院,足够普通百姓不吃不喝种一辈子地。若是在边远贫苦地区,都能算是一个大地主了。
这人的胃口竟如此之大,让高拱吃了一惊,当下心中就有些怀疑,沉声问:“五千两我倒是拿得出来。可若是你拿钱跑了,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