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尴尬事(5 / 6)
况的推荐,白居易高中进士。
论及自己行卷中抄袭的诗词,其中王维那首并不弱于白居易,杜甫那首甚至好上许多,打动三个阁老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吴节并不打算借此让他们做自己的证人,也不许这么做。实际上,只要能够同三人坐二论道,就足以为自己获取极大名声。到时候,想进考场还不简单?
出于对明朝第一政治家改革家张居正的好奇,吴节的第一份行卷就投递到了张府。
张府挺富贵的,宅子很大,门槛也高。
可卷子递进去之后,却很快被退了出来。门房客气地对等在客厅里的吴节说,阁老早就听说过吴先生的名字了,对吴先生的施政理念和手段也颇为佩服。只不过,道不同、术亦不同。为了避免见面起争执,还是不见的好……云云。
再看那本行卷子,人家根本就没打开。
让吴节闹了个老大没趣,只得告辞而去。
接下来,吴节去了高拱那里。
再这里,吴节吃了个憋。门房将卷子接过去没多久就出来了,然后将册页朝他面前一扔,骂了一声“小人、国贼!”就让人把他给轰了出去。
原来,高拱已经知道厘金制出自吴节之手。在他心目中,吴节就是一个小人。
没办法,吴节只得最后去了徐阶那里。说起来,他个徐阶也算有些渊源,毕竟,县试时的主考高问陶是徐阁老的学生,按辈分来排,吴节算是他的徒子徒孙辈。
可惜徐阁老是个老实人,做人很稳,再这种关键时刻,怎么可能与一个天子近臣见面,只推说病了不见客,行卷就留下来。等身体大好,再看不迟。
吴节不知道徐阶是真病还是假病,不过,人家对自己不热情却是真的,无奈之下,只得郁闷地回家去了。
内心中还抱着一丝希望,徐阁老怎么说也把自己的行卷给留下来,没准一看就喜欢上了呢!
也不急,再等等,也许过几日就有消息了。
接下来几日,吴节也没闲着。他还是每隔两三日就跑西苑那里一趟,帮皇帝打打下手。
嘉靖最近和一个姓蓝的道士打得火热,见吴节过来,心中高兴,三人索性坐在一起谈了半天道法。
又问吴节会试准备得如何了,吴节如何敢在皇帝面前说自己连名都没报上,只回答说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只等进考场了,当不辜负君父的期望。
为了获取名声,吴节也有意思地同乡试时的同年们交往,很是参加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