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欲望的种子(3 / 7)
的天文数字。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李苹的这一生,注定要过着这种半盲的生活。
她从雅洁儿嘴里听说,眼镜可以帮助她看清楚东西,所以她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幅眼镜,而她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用玉米芯,做成眼镜的模样戴到自己的眼前。
时间长了,竟然让她养成了这样一种依赖的心理习惯。
说到这里,雅洁儿脸上满是苦涩与无奈,以李苹的重度近视,就算是给她一幅近视眼镜,又能如何?
这一天晚上,万立凯和雅洁儿谈了很多,谈了很久。
在这一天晚上,万立凯真正了解了希望工程。
希望工程是中国青基会发起倡导并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其宗旨是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建设希望小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希望工程自1989年10月实施以来,累计资助230万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援建希望小学8000余所,培训希望小学和农村小学教师2300余名。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评估表明:希望工程已经成为我国20世纪90年代社会参与最广泛、最富影响的民间社会公益事业。
这些数据听起来相当不错,但是如果把它平均到中国到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又是多么卑微的数字?
这样一个从八九年就开始由国家主导,完全从民间集资的“希望工程”,到了今时今日,也仅仅有十几、二十亿的捐助,和几年时间,国家就拨给北大、清华、复旦三所大学超过二百亿资金相比,这些钱实在是杯水车薪!
雅洁儿一开始,她想到了捐款。根据希望工程条例,只要捐二十万人民币,就能建立一所乡村希望小学,捐十万人民币,可以对一所乡村小学的危旧校舍进行修缮。但是当雅洁儿用了六个月时间,去考察希望小学后,她改变了主意。
将近二十年时间,建立了八千多所希望小学,但是这些希望小学建成了以后呢?二十年时间,却只培养出两千三百名小学教师,这注定希望小学与教师来源之间产生了巨大的数字差异。
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已经大大阻碍了希望工程的推进,而最令雅洁儿无法接受的是,在很多学校,民间捐赠的图书,一直封存在学校的图书室里,却不对学生开放,原因是学生对这种课外书并不感兴趣。很多希望小学里有电脑室,但是这些电脑室更从来不向学生开放,只能成为老师平时休闲娱乐的工具,原因是没有后续的资金,来保障这些电脑的日常使用及维护。
至于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