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新政,战争前奏(9 / 10)
族自决口号,以深受印度、非洲等等殖民地的拥护。
是时候解放亚非地区了。
中华民国于1932年开始建造12艘航空母舰后,于1933年又开工建造了15艘航空母舰。
开始大爆航母海了。
庞大的工业制造能力,强大的舰船制造能力,使中华民国的海军实力迅速上涨。除了航母之后,还正在批量的制造驱逐舰。
中华民国的海军吨位,迅速从之前的120万吨,上升到了350万吨排水量的规模。
世界局势,也因为中华民国开始狂爆军舰,而变得无比紧张。美国财团这一年刚刚完成收割,罗斯福新政也开始了。美国政府也紧急开始建造军舰,国联三大巨头,又再一次将研发重点放在了航空母舰上。但此时国联三大巨头的航母技术,早已被中华民国甩开几条街了。
此时欧美商品进口能力狂降,对中华民国来说已无商品输出之利益。
因此中华民国于1934年,在第三世界联盟会议上提出解放亚非问题。
“亚非人民,长期以来被欧美国家所殖民、掠夺,到如今还未解放出来。作为世界上已解放的第三世界国家,我们有义务与责任去解放那些还被饱受殖民主义荼毒的亚非人民。我们要向世界宣布,第三世界国家的自由与主权,将有自己主宰……”赵海洲在第三世界联盟会议上,发表了《第三世界自由宣言》。
这个宣言就像是一颗重磅炸弹。
紧接着,第三世界联盟25个成员国,向英、法、意、美等国发出联合照会,要求他们立即无条件撤出亚非殖民地。
第三世界联盟的这份照会,相当于是在宣战了。
这是新崛起的超级大国——中国,向旧有的利益既得者欧美国家发出的挑战,偏偏中华民国的这种挑起战争的方式却抓住了道德的制高点,居高临下的对欧美国家的殖民行为进行指责。
本质上,中华民国这种行为,只是为了向外扩张。中华民国的掠夺方式,已经不是武力殖民那么低级的了,而是以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为主。
这次向欧美发起挑战的背后,是中国民族集团的共同意愿。如果成功,中华民国将对亚非地区的商品市场及劳动力资源有着绝对的支配权利。
相当于,大半个世界,就在中国民族资本集团的掌控之中,从而能够获得无比巨大的经济殖民利益。这种利益是武力殖民所无法相比的。
武力殖民尽管抢走了金银珠宝和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