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军备竞赛(3 / 7)
在这一方面,欧美财团再次显示出了他们对人民的淡漠,人民对他们来说只是工具而已。
一场军备竞赛显然已经出现了。
在这场军备竞赛中,欧美首先将技术研发方向放在了空军的飞机,以及陆军的战车上。而在海军方面,则只是关注了战列舰。
因为中华民国的战列舰数量越来越多,三十艘的计划都搞出来了,而且在他们看来,中国确实已经在制造了。
只是欧美不清楚的是,中华民国造的只是商船而已。
欧美最主要的是扩大陆军规模,同样也扩大海军规模,三十艘战列舰说多也不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海军吨位就超过270万吨排水量。
三十艘三吨级的战列舰,也才100万吨左右。
而英国之前的270万吨排水量的海军,则因为中国海军造出了更先进的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而只能退役了。海军就是这样,军舰落后就要挨打。
以前欧美是靠海洋利益来养海军,但如今欧美的海洋利益大幅度下降。因为中华民国的商船越造越多,吨位越造越大,欧美的那些落后商船基本上没有什么利益。大宗货物的运输,基本上被中华民国的商船所包揽。
中华民国的商船吨位这一年已经突破2500万吨了,都是的船。而欧美的商船吨位被排挤得只剩下了1300万吨,而且运输成本比中华民国的商船高。全靠欧美财团的政策倾斜才让这些商船有生存的空间。如欧美财团旗下的企业要运输货物,都不选成本更低的中国商船,而是选择运费更高的本土商船进行运输。
在国际市场方面,也被中华民国及其附属国攫取了很大的份额,此时已经超过了70%的国际市场被第三世界联盟成员国所占领。
渔业方面,中华民国的远洋渔业更是因为经济的繁荣而全面铺开,在此时的地球各个海洋的公海上,基本上都能看到中国远洋渔船的身影。每年有大量的渔产被运回中国,销量很好。
海洋利益已被中国大量的攫取,这也让欧美在海军发展方面缺少了原有的资金供应,从而需要政府拨款了。
中华民国则不需要了,因为中华民国现在有海洋利益,可以用海洋利益来养海军,这是比较轻松的。
每年海洋利益所产生的税收,已可以使中华民国维持一支规模较大的海军。
一场军备竞赛,已经拉开。
只不过在陆军方面,中华民国占据着绝对优势,不管是兵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