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海军军备竞赛初现(5 / 6)
靠人力去克服一些困难,这是欧美国家所无法比拟的。
不论内部如何争论,建造新军舰是罗斯柴尔德财团的意思,这是无法改变的,因此英国皇家海军还是提出了新的战列舰制造计划。
他们将计划建造的战列舰命名为‘纳尔逊级战列舰’,纳尔逊是英国传奇海军将领,他的出现使英国海军奠定了霸主地位。
从这个命名就能看出,英国人已经意识到了世界霸权已经不在他们手上,中国的崛起已使英国只能勉强的算是欧美霸主,就连这个欧美霸主都有点虚。因此他们将希望寄托在,英国能够再出现一个纳尔逊,从而再次奠定英国的霸主地位。
因为没有海军条约的限制,因此与历史不同的是,纳尔逊级战列舰的吨位直接被定为4万吨。
“中国人的华东级战列舰是3.5万吨,我们就比他们造得更大!”这就是英国人的思维,通过把船造得更大,从而形成物质上的优势。
而且一造就是6艘,但是相比华东级战列舰的8艘来说,还少了2艘,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的战列舰,显然已经落后了。那些落后的战列舰,相当于是没什么用了,这也是中华民国的海军崛起后,英国皇家海军最大的损失。
华东级战列舰的出现,意味着英国皇家海军以前的战列舰都不能用了,就算是拉到战场上,也会被轻松击沉。这就使那些花钱造出来的战列舰,缩短了服役寿命,增加了英国皇家海军的支出。
还差的那2艘,则由美国承担。
而美国此时已经下水了第一艘科罗拉多级战列舰,由于华东级战列舰藏拙了数据,导致美国和英国都还认为科罗拉多级战列舰是与华东级战列舰同级的玩意,因此使美国海军产生了错误的判断。
历史上只建造了两艘的科罗拉多级战列舰,美国政府却是计划造8艘。按照罗斯柴尔德财团的意思,美国只需要造2艘就行了,但是美国财团却让美国政府造出了8艘。
美国显然也是被中华民国第二次武力干涉红色俄国给吓到了,这场战争中,中华民国表现出了无比强大的陆地作战能力。
如果美国与中国是接壤的,那么美国绝对打不过中华民国。所以美国必须坚守住太平洋和大西洋,使双方即使爆发战争,也只限于海军的作战,从而使美国本土处于安全状态,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美国海军建造出了8艘科罗拉多级战列舰。
与此同时,法国也计划建造2艘同等级的先进主力战列舰,从而形成16艘顶级战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