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民国第一军阀 > 第七十章:新贸易体系

第七十章:新贸易体系(6 / 7)

是也增加了造船业规模。

中华民国这一年最大的商船吨位已经上升到了4万吨,远洋商船越造越大,远洋运输的效率也越来越高。

加上集装箱运输模式的出现,成本已经非常低了,国与国的贸易在成本上的障碍已经被消除。

财团一边在澳大利亚和印度加大对资源的开采,一边开始与罗斯柴尔德财团商议解决贸易差距问题。

罗斯柴尔德财团对于财富外流比较敏感,因为这个财团,本身就是玩资本的,尽管他们不是那么注重技术问题,更沉迷于金融投机,但也对欧洲国家的贸易逆差有些担忧。

中国军阀寡头财团主动提出解决贸易差距问题,罗斯柴尔德财团自然是举手欢迎,中国军阀寡头财团方面提出,中国向欧洲出口商品,欧洲国家向中国出口煤炭、矿石等原材料的模式。

罗斯柴尔德财团听到这个模式后,不由大喜过望,双方一拍即合。紧接着对矿产价格进行了商定,以及开采范围进行了划分。

价格方面,中华民国给出的是一个比较低的价格,罗斯柴尔德财团则想把价格开得高一些,双方最终各退一步,达成了一个双方都还能接受的适中价格,这个价格既有利润,又不是很高。

相比那我写附加值高的产品来说,矿产资源的附加值是非常低的。

在开采范围划分上,印度、缅甸、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地区被划归中国投资,非洲除了埃塞尔比亚、纳米比亚之外的其他殖民地矿产,则由罗斯柴尔德财团投资。

欧洲北美也都由罗斯柴尔德财团负责投资,在南美,则由双方共同投资。

同时中国向罗斯柴尔德财团出售小、中型挖掘机和汽车等露天开采设备,价格方面中国军阀寡头财团也进行了计算,给罗斯柴尔德财团留下了不少的盈利空间。

罗斯柴尔德财团把账一算,发现如果用上中国的露天开采设备,加上双方商定的价格,开采矿产的利润比较可观,每年回报率达到20%。

另一边,中华民国开始与英国政府接触,与英国政府商谈原材料进口问题,这让英国大喜过望。

英国此时正在为商品出口锐减而烦恼,中国提出从英国本土及殖民地加大进口煤炭、铁矿石等资源,这无疑让英国政府找到了消除贸易逆差的良药。

特别是中国政府将日本、朝鲜、越南、暹罗、南华共和国这些附属国所需的资源或全部或部分的交由英国出口。

这些附属国每年光是煤炭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