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民国第一军阀 > 第六十九章:贸易顺差的烦恼

第六十九章:贸易顺差的烦恼(5 / 7)

下来还要争夺世界霸权。

因此中华民国正在不断的动员国内劳动力投入生产建设,从而使国家快速的发展,建设起更多的基础设施出来。

中华民国的农业发展速度,在这些年的生产力普及下,已经能够充足的供应粮食,并向世界销售大量廉价的粮食。

中华民国的农业经过改革之后,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粮食生产已经不是太主要的问题,因为中亚行政区的广袤土地,以及南洋地区的攻占,中华民国拥有了大量的农业资源,生产力又有大幅度增长,因此全种粮食显然是不行的。

经过几年的农业改革,农业种植向多元化发展。

土地已经不是主要拿来种植粮食了,而是拿出很多土地种植棉花、油料等可采用机械化种植的经济作物。

玉米、牧草也大量种植,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

国内粮食供应并不是太多了,除了仓库里的战略储备,每年都是按计划供应市场,从而保持粮食价格。

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内部粮食供应的同时,大量的土地用于种植玉米、牧草来发展养殖业、畜牧业,使得肉类供应大幅度增长。

国民从主要吃谷物,变成主要吃肉。

当然,中国是一个习惯吃谷物的国家,也有不少的素食者,虽然没有阿三那么多素食者。

想吃素自然也能满足,但大部分还是吃肉居多,肉类供应增多,国民生活水平自然快速上升了。

这个国家拥有那么多的土地,要养活这些人口太容易了,甚至如果都生产粮食和肉类的话,还会引起农产品过剩。

农业改革杜绝了农产品过剩的问题,计划型农业的好处就体现了出来。那些粮食、肉类生产用不掉的土地,拿去种植油料作物、棉花、水果,就把多余的农业土地消耗掉了。

计划型农业的出现,杜绝了农业生产者看到哪种农产品价格高就一拥而入的现象,这种现象只会让所有人都赚不到钱。

计划型农业让生产各种农产品的生产者都有钱赚,而且很平稳。

每年光是农产品出口,就能创造不少外汇,这年头没有什么中国生产,美国消费,外汇可以拿去买不可再生资源。

相当于用可再生资源,换到了不可再生资源。

大宗农产品又中央严格控制生产规模,避免了恶性竞争,又保障了农业生产者的收入能够稳定,从而又带动资本注入农业生产,资本的注入,自然也就会投入最先进的农业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