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又挖了一个坑(2 / 6)
就平衡掉了。
每年中华民国的国民就能多享受到大量的商品,这样一来自然也就富裕起来了,日子也就非常好过了。
对于这个政策,周子跃非常支持。
这是财团未来的基本政策,是要坚决落实下去的。
这种产业分工,将低级产业分包给附属国,就像是当初工业革命之初,将劳动力从农业生产当中解放出来一样。
这是将中华民国的劳动力从低级产业中解放出来,然后去从事中高级产业。
因此财团再次召开了产业会议。
产业会议上,财团将中华民国所有低级产业都排列了出来,然后逐一讨论是否分包给附属国,又该分包给哪个附属国。
例如一些能增强战争潜力的低级产业,分包的时候就绝对不会给日本,而是给朝鲜、越南。
日本拿到的都是那些无法形成什么战争潜力的产业。
越南和朝鲜显然不会有那么大的野心,而日本的野心太大了,所以中华民国得提防着。
另外朝鲜和越南都是在汉文化国家,在很久以前这两个国家就在用汉字了,朝鲜这个小弟还自诩朱子理学继承得大哥还要好。
嗯!这是优点,要继续发扬。
此时朝鲜的朱子理学就再次成为了朝鲜的骄傲,儒家这种属于阴性的学派,是中华民国在附属国大力提倡的玩意。
阴性的东西必然是比较安静的,古代儒家也正是以维持社会稳定为目标,同样也遏制了野心和欲望。
就像是欧洲中世纪的宗教力量,同样也压制住了西方人向外扩张的欲望。
至于暹罗,地位不如朝鲜越南那么高一些,但比日本高得多。至于琉球王国,一个小国家,也可以丢一点产业给他们发展一下,更具备树立典型的价值。
因为琉球面积小,人口少,就算发展得比较发达,所消耗的资源也是很少的。因此可以让琉球王国发展得更好,甚至是和中华民国差不了多少,这样一来就又树立起了一个典型,让那些落后国家的民众认为只要投靠中华民国,就能够过上好日子。
实际上,人口太多的国家,投靠中华民国之后,是不可能被当成典型来树立的。
就如现在投靠中华民国的波斯,波斯面积比较大一些,人口也比较多一点,因此中华民国此时虽然会给波斯产业让他们发展,但是波斯主要还是以开采原材料,以及制造低级工业产品为主。
本质原因还是伊斯兰世界不如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