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附属国生产,中华民国消费(2 / 7)
仁从北京赶往现场参加了这次通车仪式。
“经过六年的艰苦奋斗,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建造的这座桥梁是世界最壮观的桥梁,同样也是意义巨大的一座桥梁。因为它不仅意味着长江两岸可以方便的交流往来,更意味着中华民国的繁荣与强盛。”宋教仁在通车仪式上发表了一番讲话,“只要我们想做,就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
下面一片热烈的掌声。
这座长江南京大桥,完全可以说是中华民国用钱砸出来的。这已经是超出一般的商业利益考虑了。
不差钱的情况下,造出了这座桥梁。
中华民国此时确实不差钱,只要能够使长江两岸的交通问题得到解决,花大价钱也都是可以接受的。
为了建造这座桥梁,花费了差不多2亿炎黄币,光是120万吨低合金钢就要9千万了,加上其他材料、工人、财团施工利润也就差不多飙到2亿炎黄币的程度。
当剪彩结束后,第一次从南京驶向浦口、浦口驶向南京的火车拉着汽笛,在轰鸣声中从桥上疾驰而过。
通过江面只用了8分钟。而以往货车靠轮船引渡,则需要1.5个小时。
上面一层,则是用来通行汽车的,汽车也可以直接从这座桥直接跨越长江天险了。大桥上安装了许多路灯。
夜晚,这些路灯组成了一道壮观而美丽的夜景。
江渝也带着一家人前来看长南京江倒大桥的夜景、此时江渝家里人丁兴旺,儿女已经一群了,为此交了不少罚款。
现在江渝已经比较悠闲了,财团走上了正轨,军事体系也基本上完善了,行政方面不需要他们操心。
因此江渝平时除了继续加强对军权的掌控之外,也就是查查技术资料,并参与一些技术攻关,多年的学习与研究,让江渝在技术方面的知识,已经不逊色于那些高级工程师。
江渝开始把重心放在子女教育上,他必须为财团培养一个靠谱的接班人。资本最终的尽头就是社会大同,但是生产力要发展到那样的程度,还需要不少时间。
一个很残酷的事实也摆在民众面前,统治者依旧是世袭的。帝制实际上并不是完全的不好,反而也有好的一面。
万事万物,都是双刃剑的。
帝制统治的好处就是统治者在明处,不能做得太过分,一过分就会被推翻。但坏处就是帝制的统治者为了保证统治,会对舆论进行限制,对内部采取高压政策。
财团这种隐形统治者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