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独立运动(5 / 7)
居民迁移到其他地区,中华民国向每个迁移的阿拉伯人支付了100元炎黄币,在那一区域,迁移了三十万人左右。
中华民国付出了3000万元的移民安置费用,同时在其他地区为他们购买了土地,建设了房屋。
这都是小钱,相比那些油田的财富都是九牛一毛。
此时的伊拉克人还不知道那里有很多石油,只以为那里是一块有些绿洲的不毛之地罢了。
这六个区域,中华民国北伊拉克、南伊拉克、东叙利亚、西叙利亚、约旦、黎巴嫩来称呼。
这样划分之后,中华民国将逊尼派、什叶派信徒分开,让他们迁移到各自的区域内。
例如在伊拉克,逊尼派为南伊拉克,什叶派为北伊拉克。
这也就确保了,这些国家的内部不会出现宗教冲突,只要抓住一个派系的傀儡就可以稳定的对其进行经济殖民。
如果不分派这些宗教派系的信徒,那么当这个派系的人当了总统,另外一个派系肯定要闹事。
分开就足够干脆了。
迁移活动开始在半岛北部频繁的展开,中华民国在这六个区域,组建了临时政府,临时政府由中华民国负责行政、维持治安。
这期间,免除一切税收,并对迁移的阿拉伯人有免费粮食供应。
中华民国出动大量汽车,帮助这些宗教派系的信徒进行迁移,临时政府为迁移者提供帐篷。
中华民国这时候也拉拢到了一批走狗,这些走狗通过中华民国的帮助,在四处演讲、造势、包装,迅速成为各区域领袖,他们都表示接受这个划分方案。
同时中华民国将耶路撒冷列为自由宗教城市,又六个国家共同管辖,因为耶路撒冷是伊斯兰世界的圣城,不管什么派系,都是经常要到耶路撒冷朝圣的。
接着在这六个区域,选举正式拉开。
各区域纷纷成立政党,中华民国操纵下,每个区域都只成立了两个政党,而两个政党的高层都是为中华民国所操纵。
六个区域的政党领袖,纷纷在选举前四处进行演讲,以争取选民的支持。
选举的第一天,街上到处都是中国军人在维持治安。亢奋的阿拉伯人,在选举点排起了长队。
街上也挂上了彩旗,气氛就如节日一般热闹。
选举持续了一周的时间,在中华民国选出的走狗们的监督下,选举在六个区域顺利的落下帷幕。
统计结果很快就出来了,中华民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