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布局国际贸易市场(6 / 7)
如今英国是世界老大,掌控的地盘、航道最多,也时刻被中华民国威胁着,所以英国显然不敢毁约。
至于美国,暂时中华民国还真拿美国没什么办法。两个国家离得太远了,就算是中华民国在军事上处于优势地位,对付美国佬也不是那么顺手。
因此中华民国主要能对付的就是美国的外部市场,遏制美国通过外部市场,以限制美国的发展。
并且通过不断增强自身实力,提高科技水平,缩短与美国的距离限制,总有一天能把美国打爆。
……
战争已经快结束了,财团在全球的布局也抓紧进行。
首先就是集装箱港口的投资,甚至在美国都投资了集装箱港口,在欧洲也投资了很多集装箱港口。
协约国各国也都在建设自己的集装箱港口。
中国的集装箱运输设备出口非常火爆,这种能够极大的降低运输成本的集装箱运输方式,各国都看到了其中的好处。
当然,集装箱港口的出现,但各国的集装箱货船却是没有多少。
也没有集装箱设备的制造产业,集装箱设备基本上是从中国进口,中华民国牢牢占据集装箱设备第一出口国的地位。
其他国家要想在集装箱制造上取代中华民国的市场,除了再重新制定一个标准外没有其他办法。
但是协约国已经向中华民国妥协,集装箱的标准都是用中国制定的标准。
中国标准下的集装箱设备制造业已经有基础了,即可供应本国,又有出口,赚到的钱最多,制造经验也最丰富。
其他国家要想发展集装箱设备制造业,首先一个没什么市场,因为市场都被中华民国占领了。
欧美国家的工资水平,并不比中华民国来得低,加上他们工业制造技术不如中华民国,他们发展集装箱制造业,首先成本上比不过中华民国,现在中华民国独家卖设备,利润虽然和高,但是出现竞争对手后完全可以降价。
另外在质量上,也不可能比中华民国更高。
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建立,关乎中华民国抢占国际市场。以及中华民国进口原材料的问题。
但集装箱运输体系出现后,国际贸易就更加容易了。
中华民国在国际贸易当中是占据很大优势的,这种优势比英国大得多,英国因为之前工业产品不愁销路,所以工业体系已经太落后了,英国算是过气了。
中华民国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