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民国第一军阀 > 第二十五章:刮目相看

第二十五章:刮目相看(3 / 7)

秋收。

这一年,北方遭受了旱灾,小麦、玉米、棉花减产,不过东方不亮西方亮,其他地区却是迎来了丰收。

“我们中华民国不似印度那样,一遭受灾害很可能就是全国性的,我们的疆域分布大,很多灾害都只是局部灾害。就小麦减产问题,对我中华民国影响不大,南方水稻产量极大,我们甚至吃不完。而且中亚行政区的小麦已经投产了一部分,弥补了一些供应问题。就棉花减产的问题,中华民国正在中亚行政区建设大规模棉花产生地,今年整体来说,棉花产量还是处于增长状态的。只有玉米减产给养殖业带来了一些困扰,华北各大养殖场已开始从外地购入饲用玉米,并减少了部分牲畜存栏……”

这次华北旱灾,主要还是发生在陕西、山西一带,这两省人口迁移出去了很多,特别是陕北地区基本上迁移出去了大部分人。

河南、河北一带也有部分地区受灾,山东地区情况还好。

总的来说,这场灾害尽管让中华民国这一年农业生产出现了一些损失,但却问题不大。

中华民国在救灾方面,只对受灾棉农、药农进行了补贴。

华北地区基本上已经少有自耕农了,多是一些大地主,更多的土地是财团所拥有的。

那些大地主也不需要国家救灾,自耕农继续在华北种地也是没前途的,还不如趁机进城市当工人。

棉花生产关乎炎黄币的国际化,自然是要大力补贴的。药农种植的是中药,为了使药农耐心的种植高质量重要,国家也是有补贴的。

棉花是世界每个人都要用到的,同时也不是每一个国家都有棉花产出。

他们可以不买钢铁,却不能不买棉花。

如果棉花定价权由中国控制,那么棉花国际市场就要以炎黄币进行结算,这就使别的国家愿意接受炎黄币,并愿意大量持有,因为炎黄币对他们来说能够买到他们需要的东西。

就算搞不了国际化,起码也要在亚洲、大洋洲取得货币霸主地位。

“明年在华北多修修水利,搞点旱涝保收的设施出来。”江渝对华北旱灾做了指示,要知道华北地区的灾害还多着呢!

19年到21年,28年到31年,都有大灾害。

不过,现在中华民国的抗灾能力很强的,基本上不怕这些大灾。

就基础设施的修建方面,北方主要是防旱,南方主要是防洪。其中南方经济相对繁荣,发展潜力更大。

对于中华民国来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