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章:达成协议(4 / 6)
,同时搞关税保护主义也是很顺溜的。协约国的竞争力完全比不上德国,这也是为什么江渝不想让德国获胜的原因。
另外在运输方面,协约国也正式确定使用中国标准的集装箱规格。
而中国则承诺,不再支持同盟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同时不再增加向同盟国的援助,并提供任何先进的军事技术,同时中国的远洋商船,可以帮助协约国运输一些物资,但是不承担北大西洋的运输任务,只承担其他大洋的运输任务。
同时以贷款的模式,向协约国出售价值15亿英镑的物资,其中以粮食、生活物资,汽车及飞机为主,钢铁方面的物资不多,中国现在缺的就是钢铁。当然,还有大量的白磷弹供应。
另外,尼古拉二世存在英国的2000吨黄金也顺便要了回来。
……
当江渝拿到两份秘密协议时,顿时哈哈哈大笑三声。
“太爽了,没参战就拿到了比参战还要大的利益,有了这个协议,欧洲人起码还得打上一年。”江渝大笑道。
在江渝眼中,利益这东西,并不是单纯的财团利益。
或许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寡头财团掌控者,因为他在看待利益这个观念时,往往是与战争相结合的。
但这往往也最符合财团的利益。
有什么是比从肉体上消灭敌人资本更有效率的方式?
首先这个开放殖民地市场,以及汽车、飞机、电器市场,在战后就能对白种人世界的工业形成压制效果。
压制了他们的工业,扩大了自身的工业规模,中国的战争潜力就比白种人世界更强大。
另外,战争再打上一年,这是什么概念?
此时中国的生产力普及速度越来越快,建设速度是不断的往上翻,中国建设一年,而欧美打上一年,这是多大的差距?
多打一年是一年,只要能延长西方人的战争,那些表面上的利益都是蝇头小利而已。
等于说中国多出了一年时间来准备战后对市场的占领。西方人多打一年就是多消耗一年,中国建设一年,而且是用先进生产力进行建设,差距就会迅速拉开。
另外,中国以贷款方式提供相当于15亿英镑黄金的物资,那么战后中国可以持续盘剥协约国。
而且以出口汽车、飞机为主,又能打击协约国的汽车、飞机制造业。
至于罗斯柴尔德财团方面,弄到22亿英镑的钱,其中12亿就像是赔款。这些尽管是利益,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