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民国第一军阀 > 第二百六十九章:奇迹般的建设速度

第二百六十九章:奇迹般的建设速度(3 / 7)

最快的一年4万公路的记录。

1918年,中华民国的铁路总长已经达到15万公里了,1919年突破20万公里完全不是问题。

整个国家到处都是工地,到处都在大兴土木。

1919年1月份,中华民国的工程车产量突破20万辆,其中挖掘机占5万辆,就以挖掘机为例子,一台小型挖掘机,施工效率是人工的40-50倍,而大型的挖掘机,则是上千倍,如果斗容超过150立方米的,甚至可以达到7、8千倍。

当然,那种超大型挖掘机中华民国还没造出来。

就以平均100倍的效率来算,5万辆挖掘机就等于500万名劳动力的工作效率,相当于在农业时代增加500万劳动力,并且是不用吃饭的劳动力。

就如修路时,一名工人用锄头挖掘的话,一天只能挖掘0.5米,但是小型挖掘机却可以挖出20米,中型挖掘机挖的就多了。

为了发挥出挖掘机的先进生产效率,财团的工程队是搞三班倒施工,一个工程队的工程车操作员以及那些运泥车司机,分成三班作业,每一班连续作业8个小时,每两个小时休息一次,中间吃顿饭。

施工速度暴快。

当然,施工成本更高,夜班工人得发双倍工资,晚上还得用柴油发电机照明。

特别是在1919年,全国需要施工的工程就更多了,三班倒施工成了全国流行的施工方式。

那些从财团手上买走工程队的民间资本商人,也学着财团用三班倒施工。

同时财团为了加快施工速度,还采用分段施工的方法,更是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大量的铁路、公路以奇迹般的速度建设了起来。

货车月产量则突破了50万辆,大量的货车投入市场,大大缓解了运输压力。

家庭汽车的产量虽然有所增加,但还是比较少。当前钢铁不足以大量倾斜到家庭汽车制造上。

一切就看钢铁产量有多少,进入1919年,前几年投资的矿山已经开始投产了,而且不少是露天矿山。

加上资本输出,买了不少铁矿山,有的是已经投产的,这些原材料也源源不断的运回中国。

或被运到日本。

1918年,中国民族资本在日本建起了化工厂、水泥厂、炼油厂、造纸厂等高污染产业,同时还把一部分的炼钢厂建设在日本。

日本先将铁矿石炼成附加值比较低的低级钢,然后再运往中国炼成附加值高的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