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民国第一军阀 > 第二百六十章:大生产、大扩军

第二百六十章:大生产、大扩军(4 / 8)

这种奢侈品是消耗品,实际上是最好赚钱的。因为这东西是不断消耗的,不像那些名贵服装、皮包、手表那样是耐用品,买一个回去几年,甚至是一二十年都不再买了。

中华民国的水稻生产基地并不止中南省一地,越南、暹罗也是中华民国的水稻生产基地。

只不过不在版图之内。

但是暹罗的水稻产量极为恐怖,因为暹罗的土地太适合机械化水稻种植了,整个暹罗几乎都是平原地带,而且大部分的耕地都能用于水稻生产。

经过中华民国的圈地之后,在暹罗已形成了五千万亩的机械化水稻生产,并且面积还在增加。

财团在暹罗大规模的兼并土地,而且兼并手法有些粗暴,在暹罗政府的配合下,大量暹罗农民破产,地主也纷纷低价卖出土地。

破产的农民可以成为工人,中华民国在暹罗的投资还是很大的,毕竟此时中国有大量的剩余资本。

铁路、公路、矿山、电力、商品房、农业,这是中国资本在暹罗的投资对象,但是暹罗只有900万人口,这点人根本就不够建设的劳动力所需。

因此中华民国向暹罗大量移民,移民到暹罗的中国百姓,从事的都是一些高生产力职业。

例如开农机、开工程车,搞运输、当技工、管理层等等,而暹罗人大多只能到工地上去从事体力劳动。

暹罗的民族工业则遭到了中国民族资本的全面围剿。

暹罗的房地产价格和中国是一样的,结果造成中国移民买这些房子毫无压力,但是从事体力劳动的暹罗人的工钱却比中华民国的工钱低得多,这导致他们必须累死累活的才能买上一套房子。

大量农业人口破产失业,只能进入城市。加上社会保障制度不怎么样,为此形成了一些贫民窟。

这些贫民窟的暹罗人,都是好吃懒做的类型,或者是一些困难群体,在中华民国有社会保障体系,自然不可能出现什么贫民窟,在暹罗就没人管了。

财团计划在暹罗形成一个高达2亿亩的水稻生产基地,其面积已经赶上中国的中南省的水稻种植面积。

大部分都种植三季稻的话,最终年产水稻可以高达2亿吨,这远高于后世泰国的3000万吨。

后世泰国的水稻产量低,主要原因就是泰国农民日子太好过了,每户生产水稻的农户,平均拥有75亩土地。加上泰国又没有杂交水稻,也不怎么种三季稻,更没有太先进的机械化设备,水稻生产也不是那么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