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一将功成万骨枯(4 / 6)
伏龙芝和一群参谋,坐上俄国从中国进口的汽车,然后在部队的保护下呼啸而去,从中国陆军的包围圈的缺口‘撤退’了。
说是撤退,溃逃倒是更家贴切。
伏龙芝下达撤退命令后,各部苏军随即跟着就撤退了,尽管伏龙芝在撤退前安排了阻击任务下去。
然而那些负责阻击的苏军,在中国陆军的装甲师面前根本就坚持不了多久,很多甚至不顾任务在身,带着手下的社会主义战士们狼狈而逃。
苏军低下的作战素质这一刻毫无保留的暴露在了中国陆军面前。
伏龙芝的撤退命令,也像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很多被包围的苏军见撤退无望,而这场战争也彻底失败了,于是成建制的想中国陆军投降。
中国陆军一边收拾着战场残存的苏军,一边派遣部队猛追溃逃的苏军。
只不过中国陆军的兵力不足,确实无法包围全部苏军,只能在苏军溃逃时趁势掩杀。
但黄昏降临时,一抹残阳斜照着大地,那是满目的疮痍和遍地的尸体,一面苏军旗帜依旧在燃烧着火焰,一匹苏军战马孤独的屹立在一片空地上。一些食腐鸟类从天上扑了下去,开始啄食那遍地的尸体。
看到这样的场景,使得人们顿时感觉有种苍凉的气息扑面而来。
杨洪飞站在一处高地上,用望远镜观看着这人走茶凉的战场,一边的参谋们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
“司令,看来这次大战过后,我们可以升个上将了。”钱兴宗欣然的说道,在此时的中华民国,上将确实不少。
但尽管这已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但是军界却依旧分成两个圈子。
在华东派系当中,陆军上将是最少的,要想升上将得有拿得出手的战功。北洋派系则不同了,陆军上将搞得一把抓。
华东派系当中也就只有三个上将,分别是蒋方震、周正业、唐汉民这三位从德国就跟随江渝的军方高层。
也是这个组合,打赢了壬子中俄战争和甲寅中日战争。
江渝则是特级上将,在中华民国仅此一位。
华东派系的上将含金量极高,福利待遇都是不太一样的,那些打酱油的北洋陆军上将的福利待遇则是明面上中华民国中央政府提供的,而军部不会再给他们加福利。
华东派系第一批上将涌现之后,开始轮到第二批上将冒头了。
杨洪飞、李守镜这二员虎将此时也是战功彪炳,以及原第一师参谋长钱兴宗、第二师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