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民国第一军阀 > 第二百一十六章:资源与产业

第二百一十六章:资源与产业(1 / 6)

“不用修那么多公路,这个标准是国内用的,在远东那么冷的地方,每千公顷森林修个10公里公路就行了,其他的用泥路就行了,那年降雨量也不多,泥路还是很好用的。”江渝对周子跃说道。

此时中国的林业资源管理已经进入了一个逐渐精细化的时期。

财团有大笔的钱花不出去,于是就开始不断的优化产业,就如财团从国家那里承包过来的林地,承包期限为几百年,承包价格也很低。

国家把林地收归国有后,然后低价承包给财团,这其中的内幕很少人知道,报社也不会去报道。

财团拿到这些林地资源之后,便开始在林地间大修公路。

每个林区都有一条铁路修进去,然后这个林区里每一千公顷修30公里公路,将林区进行精细化的砍伐。

中国此时砍伐木材不像后世中国那样一砍就是砍个精光,砍得整个山头都光秃秃的一片。

那些还未成熟的树木是不砍的,砍完之后马上安排人工造林。

例如每一千公顷的森林,建设前期先把这一千公顷内少部分的成熟以及所有过熟树木砍掉,留下的树木则都是差不多大的。

除了每年抽砍外,如这一千公顷森林的树种是三十年成熟,则把一千公顷森林分成三十个区域,每个区域五十亩。

每年砍光一个区域,然后统一人工造林。

三十年下来,就能砍光这一千公顷的森林,三十年前种下的那个区域的树木则又可以砍伐了。

同时每一片区域的属木在前期可以多种植一些树苗下去,长到十年,或二十年就可以抽砍一次。

等于是每年要砍伐一片区域,也得抽砍一片区域。

从而形成一个循环,在这片区域内每年的砍伐量都处于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

而砍伐方式自然不能用以前那种,随着中华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人工成本是越来越高的,森林砍伐再用人把木头搬上车的话是肯定不行的。

用油锯伐倒树木后,则要用吊车把木头吊到车上去。再用汽车运到铁路支线,直接将车皮吊起来装到火车上运到木材加工厂去。

国内的很多地区雨水比较多,如果是修泥路的话,被雨水随便冲一下就泥泞不堪,因此得修公路。

财团对森林的开发是分出一个个林场,每个林场一般都在五千公顷左右,然后配备油锯、汽车、吊车等采伐工具。林场的员工也不多,员工数量正好一年能够把划分出来的采伐区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