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选举风波(一)(2 / 4)
虑,面对汹涌的舆论呼吁,一旦江渝顺水推舟前来参选大总统,袁世凯觉得自己的胜算很低。
此时袁世凯突然明白了,也许在江渝那看似比较冲动和不智的行为背后,隐藏着大智若愚一般的真实面目。
不久前的对俄战争,虽然江渝打掉了不少钱,但却也收获了极高的名望。
一旦让江渝当上大总统,那么岂不是说煮熟的鸭子就这么飞了?而且他的政治生命也将结束。袁世凯的这种感觉,与孙大炮此时面对宋教仁的强势崛起是一样一样的,都非常的郁闷。
只不过袁世凯没有往暗杀方面去解决这个问题,而是在分割政治利益上寻找突破口,而这和江渝的真实意图却又一拍即合。
双方在通电商议后,袁世凯得到了江渝不参与大选的承诺,不由大喜过望。而对于允许华东地区的地方政府保持当前制度,同时允许江渝在华东、西北地区任命官员的条件一口答应。
这本身就是江渝已经掌控的权力了,再则以江渝当前的实力,完全有资格和他袁世凯平起平坐。
通过这次沟通,袁世凯发现江渝还是很好合作的,而这一时期东洋国政府曾秘密接触袁世凯,并提出了可以扶持袁世凯消灭华东军阀头子江渝的意向,条件是袁世凯与东洋国政府合作,但被袁世凯以比较委婉的方式拒绝了。
袁世凯并不想和东洋国人闹翻脸,因为此时的中国一旦和东洋国发动战争,也许唯一能够和东洋国抗衡的就是江渝组建的国防军。
但东洋国和俄国不同,东洋国陆军比俄国还要强大,能否打胜还不得而知。
而和东洋国合作来对付江渝,却是袁世凯所做不出来的,这有违其底线。纵观民国历史,北洋军阀在东洋国发动侵华战争后,大多都拒绝与东洋国合作,不论是曹锟还是吴佩孚,或亦是之前名声比较臭的东南军阀孙传芳,都拒绝与东洋国合作。
北洋军阀尽管互相征战,但因为受的是儒家熏陶,因此普遍都有足够的政治底线和民族气节。
北洋军阀一方面受新文化的影响,比较注重民主自由,不曾对舆论进行过管制,也对学生蛮横爱国给与足够包容。一方面也受旧时代的官僚风气影响,袁世凯还是保持着之前那一套,一手拿着屠刀,一手拿着银子。
只不过现在他的刀对江渝没办法,所以能用银子解决一切都好说话,他袁世凯最舍得的就是银子。
在江渝表现出了没有足够的政治野心,并能在财政上对袁世凯进行慷慨支持,袁世凯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