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让这小子吃不了兜着走(3 / 4)
对手。”
对于政客来说,谁活得更长命谁就是胜利者,而袁世凯显然进棺材的日期要比江渝早许多。
“袁世凯死后,中国将是这个年轻军阀的天下,没有人能够和他相抗衡,就算是有各国的扶持。与其阻碍他的发展使他对大英帝国怀恨在心,不如将他扶持为袁世凯的接班人。这样更符合洋吉利国在华利益,而作为回报,他表示将尊重洋吉利国在华利益的存在,并长期保持。因此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让俄国人停止这场没有任何意义的战争,并将他积极拉拢到协约国之中。”
朱尔典的报告受到了洋吉利国女皇和内阁的重视,他们也都一直认为,结束外蒙战争已十分必要。
唯一的问题就是,是逼迫中国给一个台阶让俄国下,还是让俄国停止这场战争,并不给他们什么面子。
而江渝的强硬,这正是他们所头疼的地方,也是洋吉利国最不愿意看到的。
此时的洋吉利国已经开始怀念那个软弱的满清政府了,满清政府的存在显然能让他们更容易获得更多的在华利益,虽然洋吉利国不可能像占领印度一样彻底占领中国,但起码比起现在来说是更好的。
面对这样强硬的军阀头子,他们如果向中国施压,显然是很难达成目标的,甚至可能引发反效果。
结合朱尔典的报告,洋吉利国政府终于再次介入此次战争,对双方进行战争调停。
这次调停的情况与上次完全不同,虽然俄国代表依旧很傲慢,但明显有些底气不足,尼古拉二世也意识到这场战争最终吃亏的只是俄国。
首先俄国对中国发动战争,根本无法获得眼前的既得利益,占了点领土又有什么用呢?能变出钱来吗?
而以江渝表现出的强硬态度,俄国要想从政府那里拿到赔款几乎是不可能的幻想。
另外要在军事上取得胜利,显然也是非常艰难的。
尽管中国联军轰炸中东铁路让尼古拉二世非常恼怒,但现实却摆在眼前,俄国若在外蒙持续这场战争,其结果就是要面对漫长的补给线的现实,到时候根本就无法向外蒙派遣多少兵力,也无力打败拥有了众多新式装备的中国联军。
洋吉利国给出了一个调停方案,即双方立即停止在外蒙进行的战争,双方争端源头的外蒙,则双方各退一步,在取消外蒙独立的同时,允许外蒙自治。
江渝派出的代表孙振东自然不接受这个调停方案,声称外蒙已在中国联军实际控制范围之内,中国不容许外蒙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