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血火辉煌 第六十一章 打破僵局(2 / 4)
日联军来说,基本上就是一条部满荆棘的道路。
毫无疑问,在这条进攻路线上,美日联军别想拣到便宜。
正是如此,帕特里奇才让北线部队首先展开进攻。只不过,他的目的不是让北线军队有更多是时间发起进攻,而是要利用这边的战斗,将中国空军逼出来,让美日联军能够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打得更轻松一点。
不可否认,帕特里奇达到了目的。
在“保卫北京”的大旗下,中国空军在开战的第一天就全面出动,倾巢而出,与美日联军争夺制空权。
虽然二十二日的空中战斗打得非常激烈,而且中国空军取得了不错的战绩,不但在空中战场上挫败了美日联军的锐气,还在对地打击上有所建树,但是平心而论,中国空军的持久能力肯定比不上美日联军。
照开战第一天的样子打下去,中国空军能否坚持一周都是个问题。
要知道,在北方战场上,美日联军拥有上千架F-22A与F-22J,以及两千多架F-35系列战斗机,美日联军的机群规模超过了四千架,而中国空军只有一千多架战斗机,而且真正具备制空作战能力的J-20只有八百架。经过第一天的消耗,也就只剩下了七百来架。因为与中央的关系已经非常紧张,所以北方战区能不能获得更多的J-20还是个问题。就算能够得到补充,也不会多到哪里去。
与之相比,美日联军就没有这样的担忧了。虽然美国空军在二零一四年的第四季度就不再采购F-22A,而最新式的F-22B要到二零一五年第一季度末才能量产,但是日本空军从美国采购的F-22J、以及按照许可证生产的F-22AJ(日本自行生产的F-22AJ是在F-22A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而F-22J是美国在F-22A基础上简化之后出口给日本的,所以F-22AJ要稍微先进一些,主要就是配备了由日本研制生产的电子设备)都在按计划生产,每月产量都在一百架以上。
由此可见,双方空中力量的差距仍然非常巨大。
对此,帕特里奇也是心知肚明。
在他看来,只要能够利用B集团军强攻北京打掉中国空军的锐气,南面的进攻就好打得多了。
事实上,到了二十二日夜间,中国空军就降低了出动强度。
虽然在当天晚上,中国空军只是取消对地打击行动,仍然在制空作战上投入了足够多的作战力量,而这主要是美日联军正在增强防空力量,特别是日军的野战防空系统对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