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血火辉煌 第四十五章 步步为营(3 / 4)
炸弹的三倍以上。
携带能力降低,战机的作战效率自然大大降低。
只不过,对美日联军的地面部队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
既然东北军还盘踞在材料厂里,而且修建了地下防御工事,就得让空军出力。
天黑后,美军继续展开轰炸。
毫无疑问,打击地下目标,要比轰炸地表目标麻烦得多,作战效率也低得多,仅仅是甄别轰炸效果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轰炸从夜间七点三十分持续到十点三十分,美军才完成了第一轮打击。
这次,美日联军吸取了教训,没有立即推进,而是派出无人侦察机,对材料厂及其周边地区进行全面侦察。
毫无疑问,这个决定,至少拯救了数百名美日官兵。
轰炸确实起到了左右,可惜的是,没能彻底摧毁东北军的地下防御工事。
从无人侦察机用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拍下的照片来看,东北军不但在材料厂修建了大量地下防御工事,还用钢材对地下防御工事进行了加固处理,很多地方,甚至直接用钢轨作为地下坑道的横梁。
显然,这样的防御强度,超过了美军钻地炸弹的摧毁能力。
事实上,在其他战场上,美军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暂且不说如何把钢轨送入地下坑道,仅仅是在狭窄的坑道里将钢轨架起来就是一件让人无法想像的事情,至少美军办不到。
可是,事实就是事实,夜间的轰炸仅仅除掉了地下坑道的表土,没有伤到坑道本身。
无可奈何之下,美军只能再次呼叫空中打击,让战机带上激光制导炸弹,对地下坑道的交汇出与出入口进行精确轰炸。
这次,美军使用的仍然是两千磅级炸弹。
只不过,不是钻地炸弹,而是装药量高出将近三倍的高爆弹。
相对而言,轰炸效果还算理想。
虽然高爆弹无法钻透坑道顶部的加固钢梁,但是肯定能够阵塌坑道,达到堵塞与瘫痪坑道的目的。
这轮轰炸从二十七日凌晨一点四十五分开始,持续到了二点过五分。
经过二十分钟的高强度轰炸之后,美军才初步确认,材料厂的地下坑道系统已经被彻底瘫痪,就算仍然有部分东北军幸存了下来,也无法上到地面,更加不可能在美日联军发起地面突击的时候组织起有规模的反击行动。
得出这个结论之后,美日联军才再次开上津滨大道,向主城区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