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血火辉煌 第三十章 一石千浪(3 / 4)
者提问的时候提到,美国支持在中国成立一个联合政权,并且欢迎中国的各方力量参与该政权,最终以谈判协商的方式结束中国内战。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
从战争定义上就看得出来,美国确实想撤兵了。
当初,美国宣布出兵中国的理由,就是帮助台湾当局恢复正统。如此一来,美军与日军都是台湾当局的援军。也就是说,中国的战争,实际上是台湾当局与大陆当局的内战,而美国只是在帮助台湾当局平息内战。
这样一来,美国从中国撤兵就不需要任何理由。
换句话说,美国当局为今后撤兵留下了台阶。
美国当局这一表态,使得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当然,绝大部分国家肯定会支持美国的态度,毕竟中国的战争,已经对世界经济、以及几乎所有国家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虽然在战争初期,很多国家都从中获益,毕竟对处于危机中的全球经济来说,一场能够消耗掉所有过剩物资的战争,能够让更多的工厂开工,也就能够让更多的工人找到工作,从而拉动消费,振兴市场。但是随着战争规模越来越大,负面影响也就越来越突出,特别是中国经济停转之后,很多国家都被牵连了进来。
比如,澳大利亚与巴西就有苦难言,因为在战争爆发之前,中国每年都要从澳大利亚与巴西进口数千亿美元的矿石,为这两个国家提供数百万个就业岗位,为矿产企业提供数百亿美元的利润。受战争影响,中国不再从澳大利亚与巴西进口矿石,而且美国也不会让澳大利亚与巴西向中国出口矿石,两国经济自然是雪上加霜,一蹶不振。
事实上,就连一些与中国关系密切的国家,比如俄罗斯,也受到了冲击。
没有了来自中国的廉价产品,俄罗斯的物价指数在战争期间升高了近一倍,使得大部分俄罗斯平民的生活陷入困境。在东北沦陷之后,中国就不再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俄罗斯每年因此遭受的损失高达上千亿美元。
其实,就连美国也不能例外。
要知道,在战争爆发前,美国市场上的劳动力密集型商品中,大约七成来自中国。没有了这些廉价商品,美国人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就算美国政府在战争期间一再增加了社会保障,甚至通过发放战争福利的方式,让平民得到实惠,但是比起以往,绝大部分美国人的生活质量都在下降。可以说,反战的美国人中,很大一部分不是因为亲人在战场上阵亡,而是生活受到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