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血火辉煌 第四章 好话在前(4 / 4)
因此我可以非常坦诚的回答你的问题,你们保卫国家,就是在保卫组成这个国家的人民,那些与我们有着同样文化与信仰的同胞。”
狄劭康的坦率态度,连几个游击队长都有点难以置信。
只不过,刘诚志与罗耀武已经回过神来,就连叶振邦都看出了其中的玄妙。
客观的讲,在这场战争中,狄劭康的处境非常尴尬。虽然用武力实现国家统一,不是他一个人的决定,而是中央领导层的集体决定,就连战争期间的很多重大战略决策,比如打击全世界的卫星系统,对日本进行战略报复等等,都是集体决策,但是在出现问题后,狄劭康却要承担主要责任。
不可否认,在战略决策方面,狄劭康确实存在很多问题。
作为一个战时统帅,狄劭康最多算得上合格,远谈不上优秀。
这些问题,最终导致狄劭康在高层领导中的地位受到了影响,而对他构成最大挑战的就是管元山。
狄劭康决定留守北京,正是他与管元山紧张关系的直接结果。
说得简单一点,狄劭康要想确保自己的政治地位,就得依靠军队,特别是刘诚志、以及像罗耀武这种与刘诚志关系密切的战区司令。更重要的是,守住北京是狄劭康最根本的政治基础。
为此,狄劭康肯定会做出最大努力。
明白这一点之后,也就不难明白,狄劭康为什么要对几个游击队长开诚布公了。
只不过,问题肯定没有这么简单。狄劭康能够成为国家元首,肯定有他的本事,也肯定有很高的政治智慧,因此不可能不知道,放权之后会产生多大的后患。
显然,狄劭康把好话说在了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