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青山黑水 第一百二十五章 缩小差距(1 / 4)
打了大半年,受到影响最大的肯定是美国陆军。
一定要说什么的话,问题的根源还是在美军身上。冷战结束之后,美军的军事思想进行大变革。先是克林顿时期提出的“零伤亡战争”,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科索沃战争。然后是小布什时期的“全球反恐战争”,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阿富汗战争。
虽然这两种军事思想各有不同,但是都有一个特点,即陆军不再以重型部队为主。
在拉姆斯菲尔德担任国防部长期间,美军甚至打算裁撤所有重型装备,用“斯特瑞克”这样的轻型轮式车辆取代“艾布拉姆斯”与“布雷德利”等履带战车,以此适应在道路交通发达的城市地区作战。
显然,这种剑走偏锋的军事思想肯定不会贯彻下去。
打到伊拉克与阿富汗,特别是在伊拉克,美军缺乏重装备的问题就暴露了出来。比如在攻打费卢杰的战斗中,因为缺乏重型坦克,美军不得不向邻近的英军求助,让英国军队出动“挑战者”,轰平了反美武装分子的据点。
即便在阿富汗山区,重型装甲部队也有用武之地。
问题是,美军的总体发展方向并没得到改变。在对付伊拉克这种弱小国家,以及阿富汗这种无政府国家的时候,美军完全可以凭借强大的、甚至是绝对的空中优势,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陆军的任务就是去占领轰炸区,而不是在地面与敌人作战。
到了中国战场,这种局面就不存在了。
不可否认,美军的空中优势仍然非常明显,却算不上绝对,至少中国军队强大的防空能力对美军战斗机的轰炸行动构成了限制,加上中国军队更擅长伪装,也更擅长利用伪装带来的好处。
绝大部分时候,美国陆军不再是占领军,而是作战部队,还是主力作战部队。
硬碰硬的打,美军缺乏重装备的问题就更加突出了。
台海战争中,美军就吃了不少的苦头,并且发现其最先进的M1A2色P并不比中国陆军的99式主战坦克先进多少,在正面防护与火力上,甚至还差了一些。结果就是,当需要与中国陆军打装甲战的时候,美军没有合适的装备。
这也是美军为什么没有一开始就参加朝鲜战争的原因。
没有合适的重装备,就很难在大规模地面战争中取胜,也就发挥不了多少作用。
设想一下,如果美军有足够多的重装备,比如有两到三个重型装甲师,在朝鲜战争开打的时候就参战,恐怕中国的处境将更加被动,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