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青山黑水 第一百一十二章 小题大做(3 / 4)
第十五集团军与第十六集团军还在集结,前者的兵力太分散,各支小股部队接到命令后都在往辽中赶,而后者主要是运送的辎重太多,根本走不快。
这些都是实际情况,帕特里奇也没有什么好怀疑的。
别的不说,就第十五集团军而言,因为之前分散部队打游击战,要想把部队再次集中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罗耀武必须首先解决这些现实困难,才能发起进攻。
只有一点可以肯定,囤积在新民的粮食不但没有运走,还被装上了辎重部队的车辆,并且跟在第六十五集团军身后。
也就是说,只要解围成功,罗耀武就会把沈阳守军最需要的粮食送过去。
由此,帕特里奇也断定,罗耀武的主要目的还是解围,为守城部队提供物资,让守城部队坚持下去。
虽然这么做的现实意义并不大,但是坚守沈阳本身就有重大的军事意义。
不管罗耀武有没有信心守住沈阳,他都得抓紧时间部署新的防线,因此需要沈阳守军拖住美日联军,也就得坚守沈阳。
既然如此,美日联军更得加把劲,争取早日打下沈阳。
打到四月十二日,在连续撤下三个伤亡惨重的师团之后,日军占领了沈阳三分之一的城区,把守城部队围在了浑江北岸。
此时,中国军队的四个主力野战军也在外围集结完毕,连第十五集团军都恢复了建制。
当天晚上,第三十九集团军率先在北面与东北方向上发起猛攻,一度攻入沈北新区,甚至派侦察部队渗透了美军的防线。
帕特里奇没有干预指挥,只是一再提醒福田康夫,不要只盯着第三十九集团军,更要地方西北方向上的第六十五集团军。
原因很简单,物资就在这个集团军身后,如果罗耀武为了解围,第三十九集团军在北面与东北方向上的进攻就只是佯攻,真正的主攻在西北方向上。
只不过,没过几个小时,帕特里奇就发现,他的判断出了问题。
十三日凌晨,在战场上空盘旋的美军无人侦察机最先发现异常情况,守在城区内的第二十六集团军与第四十集团军开始集结,并且打开了几座军械弹药库,向参与守城作战的民众分发武器弹药。
半个小时后,第四十集团军率先向北突围。
突围!?
收到消息,帕特里奇还以为自己看花了眼。
确实是突围,而且是在向第三十九集团军的方向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