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青山黑水 第五十七章 人情关系(2 / 4)
20。
编号只是个代号,从技术层面上讲,J-20就算比不上美军的F-22A,也远超过任何一种第四代与四代半战斗机,甚至在电子设备、复合材料等方面,比俄罗斯的T-50还要先进一些。
苦于没有推重比超过十的大推力发动机,J-20的研制工作一直不太顺利。
这也很好理解,发动机是战斗机的心脏,没有一颗强壮的心脏,再好的机体也很难发挥作用。
当然,这个大推力发动机不是没有,而是达不到和平时期的设计标准。
即便以俄罗斯的标准,一台发动机的工作寿命都要达到一千小时,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军用航空发动机的寿命标准均在三千小时以上。
试飞阶段,J-14的发动机只有区区二百五十个小时的使用寿命。
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还是基础科技不够。
只不过,在战争时期,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
打到现在,中国空军损失的所有战斗机的作战飞行时间都不到二百五十个小时,八成以上的还没有一百五十个小时。
既然挺不了那么久,也就没有必要严格要求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了。
J-20的量产工作已经开始,飞行员的培训工作也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按照计划,到年底的时候,J-20就能行成战斗力。
有了作战力量,就得考虑如何使用。
罗耀武让叶振邦去找余鸿飞,就是希望利用叶振邦与余鸿飞的关系,让第一批J-20部署到东北地区。
这也很好理解。
正式形成战斗力之前,J-20不会一直在后面试飞。是骡子是马,总得拉出来溜溜。只有经受过战火考验,才能知道这是不是一种足以与F-22A抗衡的先进战斗机。
当然,仅有战斗机还不行,还得有各种配套装备。
别的不说,KJ-3000就是必须的。
这种以国产大飞机为载体,安装了先进相控阵雷达的预警机是空军最大的项目,也是空军扭转战局的希望所在。
从作战应用上讲,KJ-3000的重要性还在J-20之上。
可惜的是,这种预警机也只有两架,其中一架正在接受地面应力测试,只有一架在进行飞行测试。
因为中国军队中没有防空军,所以远程防空部队也属于空军。
在空中拼不过美军,就只能在地面上想办法。
余鸿飞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