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时势英雄 第一百四十八章 勾心斗角(3 / 4)
年一直部署在福建地区的四十一军派过来,还让高层答应将镇守辽东半岛、主要应对朝鲜半岛的三十九军派往前线。
只不过,方士谦算漏了一点,即三十九军过不了台湾海峡。
在去台岛的路上,方士谦才真正明白了陈必时为什么要以守代攻。虽然一百多公里宽的台湾海峡早已算不上天堑,甚至连快艇都挡不住,但是这条“大水沟”仍然给军事行动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物资送不上去,重装备送不上去,人员送不上去,什么都是白搭。
十多天里,方士谦一直在忙着做一件事情:把二十军与四十一军的重装备送过去。
这一部署的原因很简单:二十军与四十一军的所有重装倍加起来也只有三十九军的三分之二,两个军后勤需求的总和大概只有三十九军的八成,但是两个军的综合战斗力并不比三十九军差,特别是在装甲力量难以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擅长在南方水网地区作战的四十一军就比三十九军更适合登陆台岛。
落实到细节处,问题就更加明显了。
拿运送坦克来说,因为99式主战坦克的战斗全重超过五十吨,即便减重,也在五十吨以上,而96式主战坦克在减重之后不到四十五吨,因此能够运送96式主战坦克的快艇与快速渡轮比能够运送99式的多出了近两倍!
三十九军上不了台,恐怕是方博辉最失算的地方。
在他看来,如果能够把三十九军派上去替换五十四军,再加上四十一军与二十军,打下台北的把握并不下。
没有三十九军,就没有突击力量,打下台北的难度陡然提高了不少。
问题是,方士谦已成骑虎,要是他敢实话实说,不但会失去超越陈必时的机会,连之前的位置都保不住,还会颜面尽失。
说得难听点,就是晚节不保。
对于一个服役了快半个世纪的老将来说,“晚节不保”恐怕是最大的灾难。
为了面子,方士谦连死都不怕,还会在乎别的吗?
没有回头路可走,也就只能孤注一掷。
问题是,到了九月份,给方士谦孤注一掷的机会都不多了。
九月二日,日军第十师抵台。仅仅一天之后,美军第三步兵师就到达了基隆港。虽然受基础设施限制,这两支新增部队都无法立即投入战斗,光是物资转运与部队部署就得花上好几天,但是局势再明显不过了,如果方士谦再拖下去,等到美日联军发起进攻,他的攻击部队就将交给陈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