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时势英雄 第一百三十章 吃哑巴亏(2 / 4)
烟雾弹,又等了大约半分钟,确认烟雾笼罩住高地后,叶振邦才带着几名新兵从藏在反斜面阵地上的坑道出口冲了出去。
敌人很好辨认,不管是身材、头盔、还是枪支,美军与空降兵的差别非常大。
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每个空降兵都对亲手挖掘的防御阵地了如指掌,而十多分钟前才踏上二零九高地的美军还没有搞清楚情况呢。
在白色的迷雾中战斗,让人想到了1944年的阿登森林。
枪声此起彼伏,大部分都是很有节奏感的短点射,而且主要是03式突击步枪打出的短点射;只有少部分是连射,而且大多是M4卡宾枪发出的。两种枪声很容易分辨,03式要稍微低沉一点,M4则比较清脆。在这两种步枪的枪声中,还有M249班用机枪与M240通用机枪的枪声,前者因为与M4使用相同的子弹,所以比较清脆,后者使用威力大得多的子弹,要雄浑有力得多。
唱主角的不是枪声,而是手榴弹的爆炸声。
几乎有枪声的地方就会有爆炸声!
去个伊拉克与阿富汗的美军,以及在战场上拼了一个多月的空降兵都知道,阵地战斗中最管用的不是直射武器,而是投掷武器。
只不过,擅长坚守待援的美军并不知道,在快速进攻中,手榴弹往往只是个幌子。
部署进攻的时候,叶振邦与诸葛宏彦就明确告诉排里的兄弟、以及其他两个排的排长与班长,进攻一定要迅速果断,绝对不能停下来。
虽然清晨的时候由海风转向陆风,风力不会太大,但是山头上肯定比山脚下大得多,烟雾最多持续几分钟,即便再投一次,也只能争取到十分钟的反击时间。不能在这十分钟内把美军赶下去,随着美军的火力支援到达,谁也守不住二零九高地!
速度决定一切!
叶振邦与诸葛宏彦没有呆在一起,而是各带几名新兵,一左一右的发起进攻,就是为了抢时间。
两人的配合已经到了心领神会的地步,一边用手榴弹吸引美军注意力,另外一边就趁机冲上去。几个冲击下来,两人已经到了阵地南面。
打到这一步,战斗也进入了关键阶段。
烟雾挡住了美军的视线,让美军投鼠忌器,即不敢呼叫火力支援,又不敢用机枪压制烟雾区里的敌人。
同样的道理,烟雾也挡住了空降兵的视线。
虽然空降兵战士对自己修建的防御阵地了如指掌,叶振邦也提前做了部署,三个排从左中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