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时势英雄 第五十二章 致命伏击(3 / 4)
装甲指挥车,叶振邦犹豫了。
是去帮助生死兄弟,还是拯救阵地上的战友?
叶振邦还没做出艰难抉择,战场上的情况再次发生变化。
在甘应明为火箭筒接通电源的时候,一辆“云豹”战车从弥漫的烟尘中冲了出来。大概是隔得太近,战车上的台军没有看到趴在路沿上的空降兵。“大毒蛇”机关炮喷出火舌的时候,炮弹射向了抬着重机枪转移阵地的两名机枪手。
因为88式重机枪的钢芯穿甲弹能在目视距离内打穿“云豹”的侧面装甲,某些情况下甚至能够打穿“云豹”的正面装甲,所以那挺重机枪是阵地上唯一能威胁到“云豹”的重武器,是台军的眼中钉!
二十五毫米机关炮炮弹的威力不如一零五榴弹,可是火力更加凶猛。
情急之下,甘应明没有选择公路对面的坦克,而是近在咫尺的战车。
只能说,那辆“云豹”命中该绝。
为了提高炮火的准确性,战车车长选择了短停射击战术,即在开火的时候,战车做短暂停留。
这一停,正好挡在甘应明与M60A3之间。
也就是说,就算甘应明打算干掉那辆M60A3,也没有射界,只能舍远求近。
不到三十米,几乎在PT89的最小射程上。再近一点,甘应明就得耐心等一阵,不然火箭弹会因为来不及解除保险而失效。
在这个距离上,别说轮式战车,主战坦克也没有挣扎的余地。
距离太近,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为火箭弹设定最小射程,主要为了避免爆炸时误伤射手。
甘应明明白这个道理,所以火箭弹击中“云豹”前,他已顺势趴下。
与其他反装甲弹药一样,火箭弹击中目标后的一次爆炸并不猛烈,不到一千克的聚能装药也不壮观不到哪里去。高温金属射流击穿装甲、引爆战车内的弹药之后,产生的二次爆炸,才是蔚为壮观的“风景”。
一定要说什么的话,那六名提前下车的步兵最幸运。
此时,公路上的烟尘已经散去大半。
虽然那辆M60A3仍然在用一零五坦克炮教训阵地上的空降兵,但是孤掌难鸣,一辆坦克很难同时对付几个方向上的空降兵。
谁能保证,空降兵不会再“变出”一套反坦克导弹,或者几具火箭筒?
已经越过反坦克壕的台军伤亡惨重,无力继续推进。
阵地外,保护装甲指挥车的四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