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徐以显的猜想(1 / 4)
听高原这么一问,莫清忙走到门口让卫兵去将林、刘二人放出来。然后整理了一下思路,将事情的原委一一说得分明。
那日,觉善军撤退之后,按照高原这次北伐的既定方针是要大量杀伤后金部队,以削弱建奴的力。因此,杀死敌人应该是占到第一位的。
这主要是为崇祯十七年时,后金可能的入关未雨绸缪。只要敌人的有生力量在这次入寇中被高原大量削弱,等李自成进北京之后,后金就得掂量掂量以他们有限的兵力,入主中原的是否可行。
整个满州八旗十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甲丁总数不过四万,真正能够上战场的青壮,也不过两万。在真实的历史上,后金在进入北京之后,因为水土不服,伤兵满营,真正可用之兵也不过万余。在席卷天下的大战中,真正充当急先锋的却是蒙古八旗和汉军旗。耿精忠、吴三桂等汉奸在外战时畏敌如虎,但打起李自成和南明来却得心应手。十多万汉奸大军奋勇争先,惟恐得不到满州主子的欢心。
因此,明之亡,中国之亡,不是亡于满州,而是灭亡在汉奸的手里。
而这些汉奸军队虽然数量庞大,对满州来说却是一个不稳定因素。打顺风仗时,他们俨然无敌强军,但多战况不佳,跑得比谁都快。
这一次,阿巴泰入寇大军有一万多后金满州精锐,几乎是整个后金政权一半的兵力。只要吃掉他这支部队,从此,后金就要闻陈留军而色变了。
主子都被打怕了,汉奸大军自然更是畏惧,也就不成其为强军。
未来,天下局势就此明朗起来。
当然,这一点不过是高原作为后来人的先知先觉,却不足与人言。
但手下将士不明白这一点,在他们看来,后金虽然已经建国,却也不过是一个北方的蛮夷撮尔小邦。每年冬春南下抢劫倒是时常发生,可真要入主中原,却不够格。自然也没有人看出形势的危急。
这次高原军北上,粮草匮乏,所用军资全靠兖州后方的百姓用骡马用独轮车运送,路途遥远,路上损失也大。若能劫后金辎重以自用,自然是上上之策。
实际上,林小满从觉善手中抢到的粮食也解了高原军的燃眉之急。高原正琢磨着想褒奖飞虎营呢!却不想,就发生了刘满囤和林小满的斗殴事件。
当时,在辎重和敌人项上人头中做选择也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抉择。时间稍纵即逝,也由不得林小满犹豫。
敌人跑了,将来再追上去消灭掉就是了。但粮食和财物若被俘虏们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