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分歧(2 / 7)
么要出兵河北?”
一见荀宗文起了头,众文官七嘴吧舌地闹了起来。
高原只感觉一阵头疼,忙按了按手,“大家别闹了,一个一个说,你们这么吵,我什么也听不清。荀先生,出兵河北同东虏作战的想法三个月前我也同你说过。当时你也没反对,怎么现在又有异议?”
“此一时,彼一时也。当时我也是思虑不周,这才没有反对。但现在的情形是,我军过河作战不合适。”荀宗文起身一拱手:“高将军,出兵河北毫无意义,理由有两点:一,河北残破,大军北上,不能就地补给,后勤供应上困难重重。这仗一打,也不是三五天就能分出胜负的,到时我军粮草供给跟不上,只怕就是一个惨败的结局。”
高原淡淡道:“后勤上面的确有些困难,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最多让负责后勤的人员多跑些路,多征用些人罢了。”
荀宗文继续道:“其二,将军以前不是说过,凡战总要讲究一个战略目的。总体来说,所有的战略不外乎两个出发点:广其地,夺其财。我刚才说过了,河北残破,我同东虏作战,即便打退敌人,也得不到什么好处。就算能够顺利拿到几个州府,扩大我领地和人口。可将军想过没有,河北靠近京畿,历来都是朝廷防御重点,后金有屡屡入寇。若我军势力进入河北,必将受到朝廷的重点打击。战略回旋余地太小。不合适不合适。若将军执意出兵河北,除非……”
高原问:“除非什么?”
“除非接受朝廷招安,以勤王的名义入卫京城。”
还真是一个顽固的投降派呀!高原有些光火,脸色开始难看起来。
还没等高原发怒,那群文官中又有人不依荀宗文了。一个文官跳了出来,“荀先生,你这话就不对了。我陈留局面如此之好,自当裂土封建,难不成还要将这一切交给朝中大老揉捏不成?”
荀宗文也是发怒:“你懂什么?”
那文官见荀宗文面色不善,直接坐下,抬头望着天花板翻白眼,尤自道:“未闻有力强者投降力弱者,滑之大稽也!”
这人高原是认识的,原本是江南的一个山人。说起山人这个职业,也算是明末一个特殊的职业。山人本指那些不求仕进的化外高人,到明末,却已经蜕变成一种抛弃儒学,不参加科举,完全转入娱适自我的人生。更有甚者,则流于清客可寄食者一类。
既然是寄食者,出游就是他主要的特征了。他们出游一是游山玩水,二是游于巨室大户之门,其生活来源也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