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1 / 5)
对孙可望这个人高原还是有所了解的,此人也是高原的米脂老乡。从小就跟随张献忠起义。外号“一堵墙”,身材高大,骁勇善战,与李定国、艾能奇、刘文秀同为张献忠义子。
从他“一堵墙”这个外号可知,孙可望的作战风格很是强悍,大概属于猛张飞类型吧。
孙可望器小易盈,缺乏统筹全局、妥善处理内部关系的胸襟。在后来的历史上,由于对李定国的战功非常嫉妒,竟谋召李定国赴沆州议事时杀之。说起来高原对这个人的民族气节很是不看好。因为惨败于李定国之手。心怀怨恨的孙可望干脆投降了清朝,出卖西南军情虚实,使李定国和西南抗清武装最后失利。
因为如此清廷封他为义王,王倒是王了,至于“义”估计很多人都存有疑惑。但清朝对他还是很不信任,以至于在狩猎时将他乱箭射死,也算是死得其所。对满清的主子们眼里,杀他孙可望就如同杀一条狗。
这是后话。就目前而言,孙可望还是很威风的。
对高原来说,孙可望是陈留成军以来的最大挑战,是一块磨刀石,是检验前一段军训成绩的考卷。
“诸君,敌人很强大呀。孙可望两万,张献忠四万,都可以号称三十万了。”高原环视屋子里的众人,“今天叫大家来,就是想议一议。如何才能打败敌人的疯狂进攻。”
高原手下所有高级干部都来了,包括远在开封的王滔,以及各县主薄以上官员。
张献忠的强大显而易见,一听到敌人居然来了这么多人马,众人都“嗡!”一声闹起来。
荀宗文咳嗽一声,率先道:“将军,敌人人多势众,又长途奔袭。我军不妨收缩防线到陈留,以逸待劳,避其锐气。我军初成,稳妥谨慎为上。不如抓紧时间修葺城墙,并请均平为高一功将军出兵援助。甚至可写信给闯王。毕竟高将军还是闯王部将,而开封府也是闯王的地盘。”
文官们都点点头,齐声道:“荀先生说的是。”
文官们自然以荀宗文马首是瞻。至于武将,大多胸无点墨,让他们上阵厮杀都没二话,真指望他们在这个会议上说出个道道来,也是为难他们了。于是,武将们都瞪着眼睛不说话,只等高原下令,到时候不折不扣地执行就是了。
高原:“荀先生说的话有一定道理,不过有一点我想请教。若放张献忠进陈留,今年的秋收就别指望了。”
荀宗文回答道:“我陈留军本就没指望地里的收成。”
话音刚落,莫清突然问:“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