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文惠书院(4 / 4)
娘恭敬无比的祭上三牲,洒酒拜祭,并提笔留下了一首诗悼念前贤:
生无归日岭南缘,魂与白云共飞仙。
万古文章留墨韵,碧桃无主又千年。
杨逸也去了,但他多少带着一点功利之心,象柳宗元这种文坛大家,多宣扬一下,让人们多下凭吊一些,对当地的学风有非常大的好处,同时也能潜移默化人们对岭南的恐惧心理。
为了能让文献学风兴盛起来,世逸一次捐资十万贯,在柳州建起一座书院,并将之命名为‘文惠学院’。同时让广西经略使作主,将两千亩良田划归书院作为学田,并让黄庭坚这个广西学政兼任文惠书院山长。
让书院扩大招生范围,遴选良家子弟就读,基础差些也无所谓,先增加学生数量,只要用心教,杨逸相信迟早能从量变转化为质变。
一个地方要想兴盛,文化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十万贯的投入,另有两千亩良田作为书院资产,加上有黄庭坚这个文坛大师坐镇,杨逸相信文惠书院迟早能成为大宋一流的书院。
在柳州忙活几天,杨逸终于等来了一个人,职方馆西南组的刘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