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大宋私生子 > 第475章 渔阳鼓起

第475章 渔阳鼓起(3 / 4)

,很容易就能找到耶律延禧的破绽,到那时,耶律延禧带的兵越多,输得只会越惨。”

尚书右丞蔡卞问道:“杨大学士未免有些言过其实了吧?耶律延禧未经战阵不假,但辽国并不缺善战之将,有他们辅佐,耶律延禧即便不能大胜长辖底,应该也不至少大败才是。”

持蔡卞这种观点的人可不少,这回包括枢密使许将、尚书右仆射苏颂在内,也认为杨逸是杞人忧天了。

杨逸皱着眉头说道:“本官出使辽国时,曾对耶律延禧的脾性作过详细了解,此人缺少雄才伟略,却又好大喜功,绝非明主,现在他刚登基不久,不顾内部不稳,就决意御驾亲征,这恰好印证了他好大喜功的性格,他威德未立,亲征之时必定刚愎自用,紧抓军队指挥权,因为只有这样,一但获胜,才能迅速提高他的威望,到时就怕辽国有再多善战之将,提出再多正确的建议,耶律延禧也未必会听取啊。”

这回政事堂的执宰们没有立即反驳杨逸,杨逸的分析确实很有道理,当年太宗皇帝亲征燕云,就是最好的例子;

论战将,当时有藩美、曹彬等老将随太宗亲征,这些老将无不是随太祖一起打江山,灭人之国过的,结果如何?

太宗皇帝当时也是刚登基不久,为了建立自己的威德,不听藩美、曹彬等老将的劝阻,灭掉北汉后以疲师远征幽燕,并紧紧抓住军队指挥权不放;

最终导致了高粱河大败,大宋开国时那支睥睨天下的百战之师几乎被打断了脊梁。

现在耶律延禧的情形和宋太宗颇为相似。经杨逸这么一提醒,众人想起此事,心中都犹疑不定起来。

章惇沉声问道:“杨学士认为耶律延禧兵败的可能和几成?”

“八成。”

杨逸毫不犹豫地答出自己的判断,在坐诸人,论战阵他经历得最多,论对长辖底及耶律延禧,也是他最为了解,他给出这样的判断,政事堂的执宰是不能不重视的。

吏部尚书张商英说道:“有没有可能让礼部尚书出面,阻止耶律延禧亲征呢?”

听了这个问题,杨逸刚想摇头,马汉卿已经出来说道:“并报各位枢相,根据职方馆传回的消息,耶律淳在上京之战中获胜后,礼部尚书杨大人不久便已启程回国,算行程如今恐怕已经到幽州了。”

其实就算杨畏没有离开上京,也不大可能阻止得了耶律延禧御驾亲征,这等关系重大之事,岂会容一个外臣来插嘴?

耶律延禧这一亲征,再次打乱了大宋的步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