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战事未休思大治(3 / 4)
隔行如隔山,黄庭坚以前从事的都是教育、修史方面的工作,还真不知道军方这些惯例,他望了杨逸一眼,感觉杨逸没有诳他后,才问道:“还望杨总管示下,这具体要报多少才合适,下官这就去修改。”
“就多报一万吧!”
“下官领命。”
其实虚报战功在每朝每代都是常事,有些边将歼敌五百,甚至敢报一万,正因为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朝廷往往会根据边将的捷报削减一些数额。杨逸现在共计歼敌十万,多报一万,倒也说得过去,黄庭坚听后也没有再抵制,老实重写捷报去了。
随军以来,杨逸待他一直不错,黄庭坚细细琢磨,隐约猜到杨逸为何要将他招到军中了。
杨逸很快将包毅,程节等人一起召唤进来,现在有一个问题确实让人头疼,那就是粮草补给。
这场雨水连续下了几天,到现在还没有放晴,西江水位暴涨,水流湍急,广州的粮草至今没有运到。
杨逸给阮志顺的消息中,军中缺粮这一条并非虚假。在还没有给阮志顺设局之前,宾州的口粮已经是减半供给了。
现在补给问题解决不了,大军就无法向南推进,加上共计俘虏了六万多越军,也是要张口吃饭的,这些可是难得的人力资源,可不能让他们饿死了。
这事已经迫在眉睫,成了首要解决之事。
程节等人纷纷蹙眉思索对策,刘奉明先开口道:“总管,这次我军俘获了一千多头大象,这些大象除了可用于作战,听说交趾平时更常用于运输粮草,咱们何不也利用一下呢!”
“不错,不错。”杨逸听了连连颔首,这些大家伙用于后勤运输,可比车马实用多了,若是一头大象能运一吨粮草,一千头就是一千吨,要是用人力运输,往往粮草运到时,已经被运送的人吃去一半了。
用大象既适合岭南的地形,又可以大大减少这种消耗,杨逸不禁有些懊恼,当时可是打死了三四百头大象呢,太可惜了。
“刘奉明,你别的不用管,就负责带这些大象东去运粮吧,一定要快,宾州的粮草供给只够信用几日了,再过几日士卒们半饱恐怕都不能保证。”
“喏,末将这就是去办。”
刘奉明退出,广西经略使程节拱手问道:“杨总管,此番交趾损兵十万,其国内已没有多少兵力可抗衡王师,不知杨总管接下来有何打算,下官也好尽量配合。”
杨逸轻轻敲了敲桌面说道:“军事上已无须烦劳程经略,想必程经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