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翰林画院(下)(3 / 4)
李唐欣喜之下,拿着两幅画大声说道:“各位请看,这两幅画题为踏花归去马蹄香,在这句诗里,踏花、归去、马蹄都是比较具体的事物,容易通过画面表现出来;花香则是可闻不可见的东西,而画是用眼睛来看的,怎么能在画面上把香味表现出来,就是这道题的难点所在,也是整句诗的意境所在;
各位请看,这两幅画,一幅有蝴蝶在马蹄边飞舞,一幅是蜜蜂,蜜蜂与蝴蝶都是对花香非常敏感的动物,它们围在马蹄边飞舞,正好把马蹄沾着花香的意境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妙!妙极了!”
李唐大声夸奖,绝不是刻意讨好杨逸,一幅画的好坏的除了画工是否精湛之外,关键是立意,杨逸的画工虽然一般,但却能把“踏花归去马蹄香”这句诗的意境巧妙的表现出来;
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才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重要。
杨逸等于是掌握了那1%的灵感,只要努力,不难成为大师级人物,李唐大致是这么想的。
杨逸可不管什么灵感,他只关心赵佶和米友仁的脸色,杨逸淡淡地笑着,什么也不用说,事实胜于雄辩,不是吗?
赵佶俩人脸色变幻不定,头前他对杨逸冷嘲热讽,结果现在再画一幅,仍然“雷同”,刚才的嘲讽,现在就象是火辣的耳光打在自己脸上。
“端王殿下,我觉得您应该向大家道歉,因为您的误导,让大家枉做了一回小人,损及了大家的德行,这后果非常严重,试想,若是外面纷纷传说我翰林画院里尽是些小人,这不但影响到画院的名声,也损坏了大宋的名声,端王殿下宗室出身,更应该以身作则,维护大宋的声誉,因此,在下觉得端王殿下你有必要向大家道歉,澄清事实。”
好大的一顶帽子,杨逸不让赵佶向自己道歉,反而让他向大家道歉,这可又是神来一笔,不但显示了他容人的雅量、博大的胸襟,还表达了自己的拳拳爱国之心、维护大宋声誉不遗余力的崇高品质。
赵佶好歹是亲王,被人这么挤兑,换了是别人,他早打人了,可对方偏偏是杨逸,他敢打吗?
他想发作又不好发作,肚子几乎气炸了,想来想去,米友仁才是罪魁祸首,若不是这家伙先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怂恿于他,他何到于出这样的丑?
“米友仁,你刚才是怎么跟本王说的,立即重复一遍给大家听。”
赵佶逼视着米友仁,杀气腾腾,这是死道友不死贫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