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海贸引发的思索(3 / 4)
人可以保证,咱们家的商号绝没有逃税行为。”
杨逸笑笑,斟了杯酒递给他道:“那就好,至于内地怎么办,这就看你们的了!”
“是,大人,小人一定不负大人所托。”
吩咐完这事,俩人吃了几口小菜,杨逸这才接着问道:“南洋那边情形如何?”
杨逸态度随和,李南通也渐渐放开了,不再那么拘束,他含笑答道:“大人,去年咱们船都在跑日本,只顺道去了一趟高丽,南洋那边还没走过,不过,江南商会里面倒是有七八艘船去了。”
“哦,都去了些什么地方?”
“交趾、占城、真腊、麻逸、渤泥、三佛齐都去了,带去的主要是瓷器和丝绢等物,带回的有金银、胡椒、珊瑚、犀角、玳瑁、象牙、龙涎香、沉香等等,无论是带去的物品,还是带回的物品,价钱通常都相差至少十倍以上……”
李南通侃侃而谈,杨逸倒是学到了不少新鲜知识,至少知道玳瑁是一种海龟壳了,南洋产地的胡椒一钱银子能买十斤,回到大宋要卖二两半银子一斤。其间的利润以百倍计。
龙涎香、象牙这些更不用说,龙涎香是皇室和大富大贵之家才用得起的香料。
象牙用来制作官员上朝用的笏板,除此之外还可以制作印章、雕刻精美的摆件、坠件、香薰炉、球等各种精美的工艺品。
这些东西在大宋都是倍受青睐追捧的,而大宋的瓷器丝绸、绢布、漆器、首饰等等,销到这些地方同样是十倍、几十倍的价钱。
可以说,只要顺利,一个来回赚半船金银绝对不算夸张。
杨逸和李南通聊了许多,不知不觉中一壶酒喝完,又加了一壶,杨逸从中意识到一个问题,从海外进口的商品大多是珍珠玛瑙、象牙龙涎香这些奢侈品。
这对大宋而言,到底有没有利?
市场有需要,禁止奢侈品流入是不可能的,但随着海上贸易的日益繁荣,这个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行。
对这个问题,杨逸了解的不是很多,但在后世,对进口奢侈品征消费税,这几乎是各国通行的税法。
而大宋现在没有这项税法,因此引起了杨逸的思索,他手指又开始轻敲着桌面,仔细思量着。
奢侈品不是普通的商品,普通百姓是消费不起的,只有那些高收入人群才能消费,对奢侈品征消费税,也就是对富人征税;
这应该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一种很好的手段,朝廷因此增加的收入,再以二次分配的